中新社東莞2月24日電 (李映民 安致標)新春伊始,一場掃黃風暴席卷廣東東莞,外界擔心掃黃風暴會影響東莞的經濟,直接影響新年東莞企業的返工率。記者連日來走訪東莞企業發現,科技類的企業返工率不僅不下降,反而比去年同期上升。
記者走訪了位于東莞市松山湖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部分企業,這些企業都保持了和往年一樣的較高返工率,企業生產線都正在開足馬力全線進行生產。據了解,這些企業的規范化管理制度、較完善的薪酬福利體係、利于員工長遠發展的多元企業文化和政府提供越來越完善的配套環境等都受到了務工人員的青睞。
開發區里的廣東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覆銅板生產企業,這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去年銷售額達60多億元人民幣,擁有近4000名員工,今年的返工率達到了99%,今年初八開工時各個生產線已經開始了正常運轉。生益科技人力資源經理羅禮玉介紹,生益科技今年用工缺口主要在普通操作工和倉庫工等,數量僅為300人,目前已經新補充了200多人。
記者了解到,生益科技在萬江和松山湖有兩個生產基地,其中松山湖是其總部和最重要生產線所在,現在有80%的員工都表達了想要留在松山湖廠區工作的意願。
另一家科技類企業東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鋰離子電池、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商,是蘋果手機等知名品牌的電池供應商,其員工有4000多人,今年的員工返工率同樣也將近90%。
記者發現,在新能源科技目前有博士研究生80多名、有博士後17名,這樣的規模在廣東省都是領先的。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王兵表示,新能源科技注重員工的階梯架構搭建,從高端人才到基層員工都有一套規模的晉升和培訓模式,讓很多員工在這里找到了自己更大的價值和更長遠的發展方向。
據了解,新能源科技在松山湖管委會等促成下,和東莞職業技術學院進行合作,有針對性地對員工開展崗位技能培訓,公司也鼓勵基層員工進修學習,公司多功能技工的比例在逐年上升,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可以直接到企業來上課,所有費用基本都是公司全額支出。
王兵表示,現在“90後”的員工越來越多,他們既關注薪酬、還關注自身工作環境,也更關注將來的發展機會,對于他們來說,新能源科技提供的培訓提升計劃具有很強的新引力,一般員工工作滿半年之後就具有了較強的穩定性。
據松山湖人力資源分局摸底調查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17日,松山湖開工率達到98.8%,比上年同期增長了0.6%,而企業節前返鄉人員的返崗率為89.9%,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5%。(完)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