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在臺灣光復63周年之際,臺盟中央、全國臺聯在北京全國臺聯會議廳共同舉辦“紀念臺灣光復63周年座談會”,以紀念這一偉大而又神聖的日子。
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全國人大常委、全國臺聯會長梁國揚,全國政協常委、臺盟中央副主席黃志賢等出席了今天的座談會。座談會由全國臺聯副會長紀斌主持。
全國臺聯會長梁國揚在座談會上發表講話。他說,1945年10月25日,是值得海峽兩岸人民永遠紀念的日子,被日本殖民統治50年的寶島臺灣回到了祖國懷抱,這是具有光榮愛國主義傳統的臺灣同胞經過長期浴血奮戰和艱苦鬥爭、以犧牲65萬人的生命換來的勝利成果。今天,我們在這里紀念臺灣光復63周年,重溫這段歷史,對于增進兩岸同胞的感情,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梁國揚說,回顧歷史,在日本侵佔臺灣的50年里,臺灣同胞為推翻日本殖民統治,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涌現出無數仁人志士和名垂青史的愛國英雄,在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鬥爭史上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輝篇章。
梁國揚強調,臺灣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爭取回歸祖國而進行的鬥爭是全中國人民偉大抗日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臺灣光復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所取得的偉大勝利,這一偉大勝利將永載中華民族史冊。兩岸人民在反侵略鬥爭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必定成為兩岸同胞共同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寶貴精神財富。
梁國揚指出,臺灣光復,寶島重新回到祖國懷抱是歷史事實,也是光復時期的各類歷史文獻和國際法所公認的。雖然自1949年以來,臺灣同祖國大陸處于分離狀態,但這絲毫沒有改變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法律地位,沒有改變臺灣和大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島內“臺獨”分裂勢力活動日趨猖獗,特別是2000年民進黨上臺後的八年,陳水扁及其“臺獨”分裂勢力變本加厲地進行“去中國化”和“文化臺獨”活動。他們為了實現分裂祖國的目的,處心積慮地從政治、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下手,搞亂臺灣民眾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妄圖割斷臺灣民眾與中華民族的血脈聯係。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歪曲和淡化臺灣光復的歷史,抹殺臺灣光復的歷史意義。
然而,歷史不容篡改,企圖通過否定歷史來否定現實,達到把臺灣從中國分割出去的目的,是不可能得逞的,是注定要失敗的。具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臺灣同胞堅決反對和抵制“臺獨”分裂勢力的倒行逆施,陳水扁及其“臺獨”分裂勢力妄圖通過“憲改”實現“臺灣法理獨立”的圖謀理所當然地遭到臺灣同胞的唾棄,以失敗而告終。
梁國揚最後強調,牢記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面向未來。兩岸同胞紀念臺灣光復,是為了不讓那段屈辱的歷史重演。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實現祖國統一大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盡管在前進的道路上還會面臨許多艱難險阻和曲折坎坷,但祖國的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定會實現,對此,我們充滿信心。
臺盟中央副主席黃志賢在發言中說,我們紀念臺灣光復,回顧中華民族從屈辱中奮起的鬥爭歷史,對于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黃志賢指出,展望當前世界形勢,中華民族發展正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兩岸關係發展也正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今天,兩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條件攜手合作、共同發展。兩岸雙方應當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切實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為臺海地區謀和平,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同屬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衷心希望兩岸同胞進一步攜起手來,共同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同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北京市臺聯會長蘇輝在座談會上表示,臺灣在歷史上經歷了太多的滄桑和磨難。臺灣的光復、主權的回歸,是兩岸同胞共同鬥爭的結果,同時兩岸的統一更需要兩岸愛國同胞齊心協力、共同奮鬥。兩岸同胞要加強交往,加強經濟文化交流,繼續拓展領域、提高層次,推動直接“三通”,使彼此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共同努力。
當年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老臺胞何標在座談會上說,臺灣是日本明治大帝實施侵略國策的第一個受害者。臺胞受殖民統治時間最長,反抗日本侵略鬥爭非常激烈。而沒有祖國四萬萬同胞的全民抗戰,沒有中國軍民3500萬人的流血犧牲,就不會有中華民族的復興和臺灣的光復。同時我們相信,臺灣光復60多年來,西方和日本一些敵視中國的反華勢力和臺灣島內的極端臺獨分子,妄圖遏制、分裂中國的種種圖謀,都必將同當年侵略中國、霸佔臺灣的日本軍國主義一樣,遭到可恥下場,以徹底失敗告終。
中央統戰部、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臺盟中央、全國臺聯有關部門的領導及部分在京臺胞近100人出席了座談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