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第十一屆海交會組委會獲悉,截至4月20日,本屆海交會已落實可望簽約項目132項,利用外資8.46億美元。其中,合同項目77項,利用外資5.01億美元,千萬美元以上合同項目30項,利用外資3.94億美元。海交會期間,各縣(市)區擬動工投產項目共70項,其中動工項目38項,投產項目32項。
據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海交會將主要呈現四大特色,目前各項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特色一:商貿交易
本屆海交會將以商品交易為主,在中心館開設“臺灣縣市名優特產品展”,以臺灣各縣市名優特產品作為主要展品,與臺灣各縣市聯手打造和培育臺灣名優特產品大陸訂貨會。繼續保持海交會的臺灣縣市展特色,展示各地風土人情,民風民俗;將臺灣各地名優產品、特色產業融入到各縣市展臺中,使臺灣各縣市的特色產業和特色產品得到更廣泛的宣傳與推廣;允許臺灣各參展縣市在推介當地名優產品和特色產業時,介紹和宣傳臺灣當地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大陸企業到臺灣投資;通過集中展示臺灣百大精品,使“臺灣縣市名優特產品展”成為臺灣品牌館,並與大陸品牌館、進口商品館、採購商館相互呼應,形成大型綜合類商品交易會。
特色二:產業互補
本屆海交會將以產業對接為主,積極推動兩岸產業互補。通過開展對口交流和項目洽談,主動承接臺灣冶金、電子、石化、機械、紡織等行業優勢項目轉移,加快兩岸產業上下遊配套整合,為臺灣企業提供更加廣泛的發展空間;舉辦“2009海峽兩岸創意產業合作與發展高峰會議”、“第二屆海峽兩岸裝備制造業項目對接洽談會”等係列活動,加強福州高新科技園區與臺北內湖科技園、南港科技園區、新竹科技園區的項目合作對接,促進兩岸高新產業快速升級換代;舉辦“2009福州保稅港高峰會議”,充分利用福州保稅物流園區和臺灣基隆港自由貿易港區擁有的良好港口條件和功能政策,以已簽訂的兩區業務對接“十點思路”為藍本,積極推進兩區快速對接。
此外,本屆海交會還將通過舉辦臺灣縣市主題日暨兩岸城市交流活動,邀請更多的臺灣縣市政府組團參加,開展兩岸縣市交流,積極探索和率先實施對臺經貿新思路、新舉措,促進臺灣各行業協會、龍頭企業與大陸的更多交流與合作。
特色三:雙向投資
本屆海交會將致力于成為促進兩岸雙向投資的先行站和試驗區。通過貫徹落實《福州市與臺北市加強合作往來共同聲明》所涵蓋的7個方面內容,促進兩岸在科技園區、港口行業方面的深度對接;積極推進兩岸金融合作,爭取將福州市列入兩岸金融開放城市,率先開展兩岸金融合作業務或離岸金融試點,引進臺資參股,改革商業銀行,鼓勵民資入臺;研討共同建立長效投資保障機制,保障雙方投資利益,確保兩岸投資合作的順利開展。
特色四:親情溝通
本屆海交會將舉辦“第五屆國際商協會領導人會議暨旅遊雙向對接會”,進一步探討推進閩臺兩地旅遊線路對接和延伸,把福州建設成為兩岸同胞旅遊雙向往來的中轉口岸。
此外,海交會期間還將舉辦“日月潭之夜”文藝聯歡晚會、第二屆“友誼杯”高爾夫海峽精英邀請賽等層次高、有特色的對臺交流活動,加深兩岸人民相互間的了解與溝通,促進兩岸在經貿、科技、文化教育和旅遊方面的全面交流與合作。 (記者 黃戎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