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暨第十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在中山舉行,本次學術論壇由全國臺灣研究會、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和臺灣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共同主辦。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昌林首先回顧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成立40年來的重要歷程。他指出,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至今已走過40年的歷程。40年來,臺研所始終致力于促進國家完全統一,為黨和國家對臺決策提供重要智力支持;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指導,秉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原則,推動對臺研究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始終堅持為兩岸同胞謀幸福的初心使命,為兩岸關係發展和臺海和平貢獻智慧和力量;結合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王昌林就推動兩岸關係發展與祖國統一大業提出看法。
此外,王昌林還就推動兩岸關係發展與祖國統一大業提出四點看法。他認為,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要做到“四個必須”:一是必須牢牢堅守共同政治基礎,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二是必須毫不妥協地同“臺獨”和外部幹涉作鬥爭,當前臺海形勢之所以嚴峻復雜,根源病灶就是民進黨當局謀“獨”挑釁,外部勢力“以臺遏華”。維護臺海的和平、穩定、發展,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反對“臺獨”分裂挑釁和外部勢力幹涉。三是必須持續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和精神紐帶,深化兩岸交流合作是實現兩岸共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所在。四是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祖國大陸的發展進步和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將有力牽引著兩岸關係沿著統一的正確方向不斷前行。
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李亞飛 對社科院臺研所成立40周年表示熱烈祝賀,同時也對臺研所長期以來為對臺工作建言獻策、作出的積極貢獻,表示衷心感謝。李亞飛表示,四十載櫛風沐雨,四十載春華秋實。40年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深入學習貫徹中央對臺大政方針,緊緊圍繞實現祖國和平統一重大歷史任務,秉執使命擔當,積極開拓進取,在學術研究、決策咨詢、人才培養、輿論引導、對臺交流等領域取得豐碩成果,發展成為享譽海內外著名涉臺學術重鎮,為推動兩岸關係發展,促進兩岸學術交流,推進“反獨促統”大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李亞飛表示,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的高度把握兩岸關係大局,發出了攜手同心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號召,指明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臺獨”分裂是祖國統一的最大障礙,是民族復興的嚴重隱患。當前,兩岸關係處在重要時間節點,機遇和挑戰並存。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倒行逆施必遭挫敗。我們一如既往地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和外來幹涉,堅定守護臺海和平穩定。他指出,本屆論壇在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中山舉辦,有特殊意義。兩岸同胞應銘記中山先生的教誨,以振興中華為已任,站在全民族的角度思考兩岸關係的未來,共同維護兩岸和平統一的光明前景。他也指出,本屆論壇以“新形勢下兩岸關係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既是兩岸專家學者攜手同心為民族復興、強國建設建言獻策,也是並肩同行,為兩岸未來利益福祉集思廣益。
兩岸智庫論壇現場圖片(圖片來源:中評社)
李亞飛副會長致辭圖片(圖片來源:中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