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臺商論壇在淮安開幕
第八屆臺商論壇9月23日在淮安開幕。臺灣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張國寶以及兩岸政界、知名學者、企業巨子、商界領袖等近600名嘉賓出席論壇。
本屆論壇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江蘇省臺辦、淮安市委、淮安市政府等主辦,以“兩岸智慧共話發展大計 攜手合作共繪美好願景”為主旨,以“臺企轉型與品牌塑造”為主題,為淮安打造“臺資產業集聚、臺企創新、服務環境、交流交往”四個新高地規劃現實路徑,為淮臺合作提供智力支持。2006年至今,淮安已連續承辦七屆臺商論壇,成為繼海峽論壇之後的又一重量級論壇。目前,淮安市累計批準臺資企業近1000家,總投資近100億美元,實際到賬投資近50億美元。短短數年,淮安已成為繼深圳、昆山、東莞之後的臺資企業密集區和品牌企業聚集區。臺資已成為淮安利用外資的第一支撐。(葛和新 杭衛東 蔡志明)
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在臺商論壇致辭:深化交流 構築臺資高地
中共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
尊敬的林豐正副主席,鄭新立副主任,張國寶副主任,尊敬的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
在這美好的金秋時節,我們非常高興地與來自海峽兩岸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相聚淮安,共話發展大計,共繪美好願景。首先我代表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和540萬淮安人民向出席論壇開幕式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大家長期以來給予淮安發展的關心與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近年來,淮安和臺灣兩地抓住兩岸和平發展機遇,全面深化經貿文化交流合作,收獲了真摯友誼與成功喜悅。回眸淮臺合作走過的道路,可以說,這是一條攜手共進的同心路,見證了血濃于水的同胞之情。兩地人民往來頻繁,我市每年都組織實施“千人赴臺”計劃,每一次出訪都受到了臺灣社會各界的熱烈歡迎。比如今年5月,我率團赴臺開展“臺灣.淮安周”活動,臺灣的政界、工商界、學界、媒體界朋友給予了熱情禮遇,讓我深受感動。同時,臺灣社會各界也紛紛到淮安考察訪問,今年我市就接待臺灣客商600多人次,充分反映了兩地人民彼此珍惜、相互支持、親密無間的深厚感情。這是一條互利互惠的雙贏路,播下了開放合作金色種子。我市致力構築“南有昆山、北有淮安”臺資高地,吸引了一大批知名臺企落戶淮安,富士康科技城、實聯化工、旺旺食品、達方電子等項目在淮安蓬勃發展。目前,全市累計批準臺資項目近1000個,總投資近100億美元,實際投資近50億美元,佔我市實際利用外資的一半,淮安已成為長江以北落戶知名臺資企業最多的地級市之一、大陸臺資集聚最快的地區之一
臺企在淮安的快速集聚有力地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近年來我市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一直位居江蘇省前列,各項事業都取得了新的進步。上半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28億元、增長12.2%,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13357元、5894元,分別增長8.9%和12%;1-8月份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89.15億元,增長18.22%,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846.24億元,增長2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16.3億元、增長13.6%,省定2003版全面小康25個指標中有22個達標,金湖、洪澤和盱眙以縣為單位達到省定2003版全面小康建設標準。這是一條開拓進取的創新路,打造了臺商論壇寶貴品牌。
在打造臺資高地的過程中,我們堅持市縣區聯動、多措並舉,取得了積極成效。特別是2006年創辦了全國唯一用“臺商”命名的論壇,搭建了淮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七年來,臺商論壇一屆比一屆辦得成功、一屆比一屆辦得精彩,在海峽兩岸產生了較大影響,已成為淮臺兩地經貿合作的一座“金橋”,很多臺商朋友通過臺商論壇走進淮安、認識淮安、投資淮安。這次臺商論壇舉辦期間,連戰榮譽主席親臨淮安,充分體現了對淮臺合作的高度重視,以及對淮安發展的信任與支持。
新的時期,進一步加強淮臺交流合作面臨著許多有利形勢。一是淮安美好的發展藍圖為淮臺加強交流合作創造了更大空間。今年6月份,我市召開的市委六屆三次全會提出,緊緊圍繞全面小康社會和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設“兩大目標”,大力實施工業強市、開放引領、創新驅動、全民創業、城鄉一體化和生態優先“六大戰略”,全力推動優勢特色產業、縣域經濟、對內對外開放、區域創新、新型城鎮化等五個重點領域迅速突破,努力實現發展路徑、指標、形象和貢獻“四個跨越”,在確保今年以市為單位、明年以縣為單位達到2003版省定全面小康指標體係要求的基礎上,確保到2020年,力爭提前一到兩年達到2013版指標體係要求,加快把淮安打造成現代產業高地、綜合交通樞紐、區域要素市場、特色服務基地、文旅商貿中心、美麗幸福家園。實現既定目標,既需要通過有效集聚各種生產要素和高端資源,搶佔新一輪發展的主動權和制高點,同時也為臺商在淮安發展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機會。我們衷心希望廣大臺商朋友抓住機遇來淮投資興業,在推動淮安實現新起點上新跨越的徵程中謀求更大發展、實現合作共贏。
二是淮安面臨的諸多機遇為淮臺加強交流合作注入了強勁動力。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江蘇沿海開發和蘇南現代化建設示范區三大國家戰略的實施,將產生巨大的輻射帶動和溢出效應,有利于淮安承接先進要素轉移。江蘇省委、省政府在相繼出臺《關于支持淮安加快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快蘇北全面小康建設的意見》基礎上,今年又出臺了《關于支持蘇北地區全面小康建設的意見》,這些政策疊加不僅為淮安科學跨越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也為推動淮臺加強交流合作、促進廣大臺商臺企在淮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特別是江蘇省委、省政府對淮安臺資高地建設極為重視,在2011年專門下發文件明確給予支持基礎上又出臺了一係列新的支持措施,市委市政府始終把臺資集聚作為工作重點,制定了一係列吸引臺資的政策措施,並正在積極創建“國家級臺資產業轉移集聚示范區”,這對臺資企業到淮安發展無疑是最大的利好消息,意味著廣大臺商朋友在淮安將獲得更多商機、享受更加優惠政策。
三是淮安良好的發展環境為淮臺加強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利條件。從交通環境看,徐宿淮鹽、連淮揚鎮鐵路明年開工建設,寧淮城際鐵路正在加快推進之中,將形成“321”的區域性鐵路樞紐,即從淮安出發3小時左右抵達北京、2小時抵達上海、1小時抵達南京,為商務往來提供了便捷的快速通道。從載體環境看,我們已經打造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留學人員創業園、綜合保稅區等多個開放發展平臺,同時正在加快數據中心、物流金融、科技研發、交易平臺等現代功能要素集聚,這些都極大地增強了淮安對外開放的綜合承載力。從服務環境看,淮安這些年精心打造101%服務品牌,有力地推動了政府職能轉變和行政效能提升,服務更加貼心周到、高效便捷。從生活環境看,淮安生態優良、人文底蘊深厚,是一座宜居、宜業之城,特別是針對廣大臺商需求,引入臺灣文化元素,正在規劃建設臺灣城、臺灣風情街、臺商集中居住區、臺灣名品一條街,積極為臺商營造“臺灣生活”氛圍。我市發展環境的不斷優化,贏得了廣大臺商朋友的認同和青睞,繼去年進入“極力推薦城市”行列之後,今年再次獲得這一殊榮。
當今時代是一個開放合作的時代。我們真誠地期盼更多臺灣企業家以戰略的眼光和國際化的視野到淮安這塊蓬勃發展的熱土上一展風採、成就事業。我們期待與臺灣在四個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一是深化先進制造業領域的合作。圍繞我市重點培育的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深度合作,把更多具有較強支撐帶動作用和互補配套作用的大項目好項目特別是終端產品、整機產品、市場最終消費品投放到淮安,進一步提升我市臺資企業比重及層次。
二是深化現代服務業領域的合作。將企業區域性總部以及研發、物流、營銷和財務中心等功能性機構設到淮安,積極在淮安設立金融分支機構、國際採購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分銷中心,加強文化創意、特色旅遊等多領域合作與交流,將更多的服務業品牌引入淮安。
三是深化現代農業領域的合作。進一步開拓臺灣農業在大陸的消費市場,鼓勵臺灣農業企業到淮安發展精致農業、休閒觀光農業和創新農業。
四是深化科技創新領域的合作。建立形式靈活、富有成效的科技創新合作機制,促進臺灣更多的人才和高端科技資源到淮安落戶、更多的科技成果在淮安轉化。
美好前景令人向往,精誠合作鑄就輝煌。衷心希望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在全面加強與淮安在各個領域合作,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真誠地邀請大家在淮期間多走一走,多深入體驗,親身感受周恩來總理故鄉的文化氣息、自然風光和美味佳肴,淮安之行必將成為您美麗而難忘的人生之旅。
最後祝各位嘉賓、各位朋友身體健康、事業發達、合家幸福、萬事如意!謝謝大家!(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