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典意義上的書籍到互聯網意義上的閱讀,它將體現的是人類對學習體係的一次重構。我們將重新定義“書”。
文/吳曉波
我第一次見吳文輝,是2009年的9月23日,在杭州汪莊,參加中國移動的一個座談會。彼時,中移動決定推出數字閱讀平臺,便邀約了一批出版社及閱讀網站掌門人,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吳文輝坐在我的旁邊,顯得非常沉默寡言。他當時主政盛大文學,是最大的在線內容供應商,也是中國移動最希望得到呼應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這是中國數字閱讀市場的轉折時刻。
四個月後,喬布斯發布iPad,移動互聯網的時代轟然到來。又過了四個月,中國移動的閱讀平臺上線後,迅速成為移動閱讀市場的王者,盛大文學作為最大的CP(內容供應商),也獲得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在中國網絡文學界,吳文輝是一個拓荒式的人物,正是他創建的起點中文網奠定了中國式網絡文學的發布及收費模式。2004年,起點被陳天橋收購,成為盛大轉型的一個戰略棋子。然而,在後來的幾年里,盛大的戰略如陳天橋的個性,數度遲疑而搖擺,2013年4月,吳文輝離開盛大,隨即復出加盟騰訊文學,2015年的3月,騰訊文學收購盛大文學,吳文輝出掌新成立的閱文集團。
這一輪進退重組之後,中國的數字閱讀市場赫然變局,中移動“和閱讀”擁有最大的數字圖書版權量及最大收入,掌閱擁有最活躍的移動端用戶群,而新成立的閱文則幾乎拿下全部的網絡文學市場,三足鼎立之勢儼然生成。
今年6月,在杭州再一次見到吳文輝,他的身材已然發福——我對他的第一個建議是必須“攻克”自己的小肚腩,而思維則更加的開闊和富有進取心,我們的對話從變化開始,一切都值得重新想象。
吳曉波對話吳文輝:我們將重新想象閱讀
| 吳曉波與吳文輝合影 |
吳曉波:從起點時代到閱文時代,十三年來,中國的數字閱讀市場經歷了幾個重大的要素變化,其一,是從PC端到移動端;其二,是從草根閱讀到主流閱讀;其三,是閱讀產品的增值模式發生變化;其四,是閱讀的社交化特徵越來越清晰地凸顯出來。閱文在這些方面的思考是什麼?
吳文輝:我們將重新出發。閱文目前擁有文學作品數近1000萬部、創作者隊伍400萬人,造就了《步步驚心》、《致青春》、《鬼吹燈》等諸多熱門改編作品。閱文組建後,我們將在移動端發力,並在版權建設上持續投入,以適應全閱讀的新趨勢。
吳曉波:不同閱讀產品的生產模式是不同的,比如網絡文學——甚至文學本身是屬于青年和草根的,它的創作勢力從來自下而上,生生不息,而我所在的財經創作領域,則必然是精英式和專家式的,是自上而下的,它們如何在移動端共生?
吳文輝:未來的數字閱讀平臺應該是定制型的,也就是說,不同的讀者進入到一個閱讀場景後,他可以設置自己的“閱讀身份”,進而,在持續的閱讀和搜索過程中,後臺可以通過大數據的方式抓取到他的行為,從而建立識別體係,我們在QQ閱讀平臺上已經進行這樣的嘗試,最終,每一個人將在雲端建立自己的知識庫。
吳曉波:在產業鏈部分,我始終認為文字產品是一切文化衍生品的重要起源之一,你在盛大文學期間,已經嘗試著將網絡文學向影視及網遊產業延伸,這一模式是否會成為新的產業增長點?
吳文輝: PONY(馬化騰)在今年兩會上提出,騰訊未來的戰略有兩個重要的起點,其一是連接一切,即以微信、QQ為所有信息和消費行為的“連接器”,其二是投入內容產業,也就是IP,對于騰訊來講,今後每個用戶的娛樂內容騰訊都能包攬:書、漫畫、遊戲、電影電視劇、演唱會、新聞……閱文將成立自己的文化投資基金,用于閱讀衍生產品的開發,其中,騰訊動漫今年計劃投入3000萬動畫基金以及2000萬漫畫基金,同時將持續進行漫畫家福利體係建設,大力扶持國漫作家和國漫作品。
吳曉波:很多人哀嘆年輕人不愛閱讀,我倒不做如是觀。在我看來,閱讀率的低下是兩個原因造成的,第一是優質閱讀內容的匡乏,第二是社交化閱讀場景的缺失。我在想象一種可能性,會不會出現一款內嵌于微信朋友圈的閱讀產品,比如,我正在讀一本書,它可以被分享到朋友圈里,而我的好友們可以隨時知道我在讀那本書,同時,他們可以即時通達那本書的閱讀及購買。
吳文輝:你所描述的景象,正是我們想要嘗試的事情!閱文與微信有天然的資本關係,如果能夠把閱讀與社交打通,那勢必帶來一次顛覆式的閱讀革命。目前中國每天的數字在線閱讀用戶大概只有五、六千萬,這與6億移動用戶相比是遠遠不對稱的,創新空間應該就在社交化,在這一方面,我們有巨大的先天優勢。
吳曉波:我在經營藍獅子財經出版的時候,常常有一個夢想,就是實現數字閱讀的多媒體化。在我看來,紙質閱讀與數字閱讀的區別,絕不僅僅是內容的平移,而應該是能夠產生閱讀體驗的改變,比如,一本財經電子書,它應該包含視頻、在線測試、互動問答、圖表購買、延伸閱讀甚至線下培訓的預約等等,這一多媒體化的實現,其實需要平臺級的開發,我們非常希望閱文、和閱讀及掌閱等公司能夠在這一方面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吳文輝:是的。從古典意義上的書籍到互聯網意義上的閱讀,它將體現的是人類對學習體係的一次重構。我們將重新定義“書”。在今天,硬件及技術的開發已經完成,內容與模式的創新成為必然,我們真的有可能在開創一個新的學習時代。
吳曉波:我最近在讀《桑塔格傳》,她是一個書籍癡迷者,她喜歡向人推薦圖書,“對任何她喜愛的作品作出同樣強烈的回應帶給她一種最大的愉悅。”而每一次外出,“動身旅行前最後花幾分鐘時間,在書架上找一本她還沒看過的書,帶著上路。”如果桑塔格還活著,她的習慣很可能就將被改變,人在路上,閱讀永在,而方式將煥然一新。
吳曉波問卷 答題者 | 吳文輝
1. 你認為財富對你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自由,可以不必顧忌生活上很多的局促之處,而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
2. 你覺得創業最大的恐懼是什麼?
是錯過變化。創業不意味著一成不變,需要不斷地調整自己挑戰自己,而自己能否適應呢?
3. 你最希望創業夥伴擁有的品質是什麼?
堅定,因為只有堅定才能度過困難的時期。
4. 你最佩服的在世企業家是誰?
柳傳志,他成功的將一個小企業做到大集團,再到投資集團,路徑與執行都沒錯誤。
5. 你渴望你的孩子怎樣評價你?
希望他覺得我還是做了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吧。
6. 你渴望你的同行怎樣評價你?
希望他們覺得我對行業還是做出了貢獻了,是帶動行業進步的。
7. 你最討厭的品質是什麼?
不負責任,每個人都有職責,而辜負這個等于辜負很多其他人的努力。
8. 你怎麼評價你現在所處的時代?
一個宏大的時代,復雜而變化,我喜歡它,因為它為我這樣的草民留出了一些希望。
9. 與自己獨處的時候,你會幹什麼?
思考,雖然一般沒有結果,但是不斷地解構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10. 你目前最享受的事情是什麼?
想象未來,站在原創行業下一個十年的門檻之上,有太多可以創造的東西了。
11. 對于所處的行業你最想改變的是什麼?
讓作家認真寫作,讓讀者認真付費。
12. 你想以怎麼的方式退出?
當行業進入到緩步成長的時候,成熟一點之後,再悄然退出,我想改變但不想守成。
13. 你對自己最不滿意的一點是什麼?
還是無法做到鎮定自若,保持平常心是領導者應該的品質。
14. 你對自己最滿意的一點是什麼?
真誠,我願以誠意換誠意。
15. 你現在最害怕失去的是什麼?
健康,我的、我的家人的和我的朋友的。
16. 每年你有多少時間用于創造財富之外?
很少,因為工作給我帶來很多樂趣,它的副產品是財富。
17. 如果可以重來,你最希望從事的工作是什麼?
自由旅行者。
18. 你的座右銘是什麼?
沒有什麼固定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