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稱高收益黃金信托虧40%

2012-12-13 10:31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范樂

  應關注合同中資金投向黃金及其他品種產品比例

  今年以來,由于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因此在黃金等避險型資產受到投資者青睞的同時,挂鉤于黃金的信托產品也頗受追捧。然而,並非所有宣稱挂鉤黃金的信托產品都能實現高收益,投資者在選擇時,應關注合同中資金投向黃金及其他品種產品各佔有多大比例。

  “混合”型產品導致風險

  目前在市場上,平安信托、國投信托以及上海國際信托等公司都有推出挂鉤黃金的信托產品。但記者調查發現,並不是所有黃金信托產品都能實現保本高收益。這些以黃金為噱頭的信托產品大多數都是混合型的,比如,黃金現貨和黃金保證金混合、黃金與股票債券混合等等,而這些“混合”將導致一定風險。

  2010年4月,國投信托曾推出一款挂鉤黃金的信托產品“國投飛天4號證券黃金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推出時以“針對黃金進行投資”為噱頭,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關注。但截至今年12月10日,該款產品累計凈值為0.5963元,已虧損近40%。相比之下,黃金價格從2010年4月至今,上漲約550美元,即47.5%左右。

  記者查閱資料後發現,該款產品資金主要“投資于在上海黃金交易所公開挂牌交易的黃金產品,包括Au99.95,Au99.99,Au100gt Au50g現貨實盤交易和Au(T+5)、Au(T+D)、Au(T+N1)、Au(T+N2)延期交收現貨交易、中立倉的申報交收以及其他金融品種”。乍一看這個介紹,以為大多數資金都是投向黃金市場,而“其他金融品種”僅為“配角”。但說明又指出,該產品的特點為“股票資產比例為0~95%、債券資產比例為0~100%、基金資產比例為0~100%、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比例為0~100%、黃金資產比例為0~30%”。

  也就是說,國投的這款所謂挂鉤黃金的信托產品,投向黃金資產的比例不會超過30%,其他資金均投向了股票、債券、基金或券商集合理財。因此,業內人士指出,該款產品很可能是受其中投向股市的資產拖累而巨虧。

  資深信托人士劉擎分析認為,信托資金管理人缺乏投資能力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沒有設計止損措施或者雖然寫在合同里但執行時卻形同虛設,如果按照一般的行業習慣在0.8~0.85元設置止損線,投資者不可能承受如此大幅的虧損。這是非常不專業的。

  購黃金信托看資產投向

  不過,也有一些挂鉤黃金的信托產品實現了較高的年化收益。比如,平安信托今年3月成立的半年期產品“平安財富·君恆穩健三期2號”,就是一只挂鉤黃金的信托產品。到期後實現了半年回報近6.5%,年化收益率更達到近13%。

  基于“黃金價格會持續上漲”的判斷,一些投資者認為黃金信托產品也是同樣安全的。但業內人士指出,黃金信托產品是一種組合投資方式,投資的具體品種有所不同,比如有可能是投向黃金T+D等高風險的資產。因此投資者在購買此類產品時需理性辨別,不是說購買黃金信托就絕對安全。預期收益較高的產品必然會伴隨著高風險。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