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0月30日訊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10月29日,商務部在北京召開2012-2013年冬春果蔬產銷鏈條建設暨農批對接會。據分析,今年全國蔬菜總體供求平衡,但也呈現出結構性、區域性和階段性不平衡。目前全國各主要大型城市外埠果蔬調運的比例高,運輸距離長、環節多,產銷變化較大,生產和流通組織化程度較低,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比較突出,這些對于平衡市場供求增加了很多不確定性,也造成個別品種階段性價格較大波動,影響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
10月29日,商務部在北京召開2012-2013年冬春果蔬產銷鏈條建設暨農批對接會,分析蔬菜、水果市場產銷形勢,發布相關信息,組織越冬蔬菜、水果產銷銜接,部署加強南菜北運、西果東送等工作。商務部部長助理房愛卿出席會議並講話。會上,產銷地商務主管部門簽署了跨區域農產品產銷通道建設合作框架協議,來自全國18個主產區和主銷區省份的200余家產銷企業和經銷商戶代表參加了對接,共達成48個品種、總量1101.08萬噸的冬春果蔬購銷意向。
會議指出,當前正值果蔬集中上市期,組織好產銷對接活動非常必要。據分析,今年全國蔬菜總體供求平衡,但也呈現出結構性、區域性和階段性不平衡。目前全國各主要大型城市外埠果蔬調運的比例高,運輸距離長、環節多,產銷變化較大,生產和流通組織化程度較低,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比較突出,這些對于平衡市場供求增加了很多不確定性,也造成個別品種階段性價格較大波動,影響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開展產銷對接,有助于疏通流通渠道、優化流通鏈條、促進市場資源配置;有助于產銷雙方圍繞市場需求,優化品種,打造品牌,形成互利共贏的長效合作機制。
會議要求,市場是形成價格、配置資源、滿足消費的基礎,開展產銷對接要堅持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市場運作的原則。商務主管部門工作重點是加強農產品流通體係、信息體係、儲備調節體係和加工體係建設,加快完善農產品冷鏈係統。目前我國農產品生產和流通體係還不完善,政府要發揮作用,及時搭建平臺,為開展各種對接活動提供便利和支持。
會議強調,要解決農產品流通的問題,還要著力加強長效機制建設。近年來連續開展的雙百市場工程、南菜北運、西果東送、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等工作,都取得了明顯成效,實現了由單純突出“強點”向“強點”與“建鏈”並重的轉變,特別是通過近幾年的努力,南菜北運試點在建立跨區域產銷鏈條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下一階段,要按照“強點”與“建鏈”並重的思路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切實發揮好這一網絡在保障市場供應、平穩市場運行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