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同心共聚 情滿雪竇 2025奉臺晚會溫情落幕

2025-09-29 20:00: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中國臺灣網9月29日訊 “奉化與臺灣,總繞不開“根”與“情”兩個字……”9月28日晚,“同心共聚 情滿雪竇”2025奉臺中秋晚會在溪口隆重上演。晚會首次以草坪茶話會形式在奉化新地標寧波彌勒博物館廣場舉行。雪竇含黛剡溪水漾,彌勒聖壇與彌勒博物館燈火輝映,共同見證這場跨越海峽的親情之約。

情景劇《家的味道·生根》。(中國臺灣網發)

  晚會以“尺素情深,月憶往昔”為主線,通過多種藝術形式,呈現了一場飽含溫情與文化底蘊的視聽盛宴。朗誦節目《家書萬金》將一封封泛黃家書中的思念娓娓道來,配合一張張珍貴的老照片,引領觀眾沉浸于跨越近一個世紀的聚散離合,感懷歲月的厚重與親情的深沉。

臺胞陳良恩現場發言。(中國臺灣網發)

  在“尋根覓親 月圓此時”環節,真實尋親故事《跨海擁抱》感動了在場每一位觀眾。隨後的“筆墨寄情 共書團圓”互動中,兩岸同胞以筆墨傳遞心聲,共書團圓願景。現場,尋親成功的臺屬汪柏琪老人與臺胞陳良恩先生分享了他們的尋親歷程。汪柏琪于去年6月與臺胞夏臺鳳認親成功;陳良恩則于今年9月初,在省、區臺辦的協助下,與祖籍奉化搎湖街道下陳三村的親人相認。他們真摯地表達了對尋親志願者團隊的深深謝意。大屏幕上滾動播放的20余組尋親成功家庭的影像,無聲訴說著尋親路上的艱辛與重逢的喜悅。

  捐贈環節溫馨而莊重,由兩岸青年藝術家組成的禾藝欣室內樂團帶來了兩岸人民耳熟能詳的名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和《外婆的澎湖灣》,樂團成員、臺胞詹珅受父親委托,向奉化區轉贈由海基會前副董事長邱進益撰句、臺灣著名書法家陳合成書法作品“慈光普照千江月 兩岸同根一脈心”,奉化區則回贈了奉化知名畫家王利華的國畫作品《應夢名山 彌勒道場》。此外,13位捐贈代表現場向寧波彌勒博物館捐贈了珍貴藏品,進一步豐富了館藏資源,體現了社會各方對文化傳承的支持。

奉臺兩地互贈儀式。(中國臺灣網發)

  晚會還通過情景劇、紀實VCR、歌舞等形式,生動展現了奉化布龍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以及寧波走書等地方藝術的精彩。奉化牛肉幹面、千層餅與臺灣鳳梨酥等兩岸美食的介紹,更勾起了大家共同的味蕾記憶,增進了文化與情感的共鳴。

  臺北寧波同鄉會理事阮國榮先生此次專程率一眾在臺奉化鄉親返鄉。他感慨道:“晚會氣氛溫馨愉悅,能趕上這樣的盛會,我們感到非常幸運!”“感謝區臺辦的邀請”,新奉化人周旭釗攜來自臺南的妻子鄭婉容一家四口觀賞了晚會,“像在自己家一樣!”

  多年來,奉化始終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從搭建創業平臺到舉辦民俗文化交流,從落實惠臺政策到深化經貿合作,不遺余力地為兩岸同胞的情感融合與事業共贏搭建橋梁、鋪就道路。未來,奉化將繼續做好兩岸同胞的“貼心人”,讓大家在共同傳承民俗文化中賡續血脈根脈,在攜手奮鬥中共創美好未來。(中國臺灣網、寧波市奉化區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