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貴州凱里:打好“三張牌” 持續深化黔臺融合發展

2025-10-23 09:40: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中國臺灣網10月23日訊 貴州省凱里市秉持“兩岸一家親”工作理念,充分發揮民族文化資源優勢,著力在促進交流交往、增進臺胞福祉、優化營商環境上下功夫,積極探索對臺工作新路徑,持續深化黔臺融合發展走深走實。
  打好“文化牌”,解鎖苗侗風情促進交流交往。立足凱里“苗侗明珠”的文化本底,發揮區位優勢,用活特色資源,讓凱臺交流更鮮活。一是強化聯絡促宣傳,臺胞來訪“密起來”。利用節假日走訪慰問、臺胞來凱考察交流及探親訪友等時機,市臺辦主動做好協調聯絡工作,強化感情溝通,鼓勵臺胞臺屬、臺商臺企向島內宣傳中央對臺政策和凱里苗侗文化,邀請島內親朋好友來凱。今年來,來凱考察交流、探親旅遊臺胞共7036人次。二是搭建“村T”大舞臺,文化交流“活起來”。創新將兩岸元素融入本地火爆的“村T”文化,邀請兩岸青年身著融合苗繡、侗銀等元素的時尚服飾同臺競秀,以文化為媒,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增進青年一代的文化認同和情感共鳴。今年來,共接待來凱臺胞8批次322人,登臺走秀40余人。三是拓展多元體驗圈,基層交往“熱起來”。定期不定期組織“臺胞看凱里”係列活動,邀請臺胞體驗苗年節、學習苗繡蠟染、品嘗長桌宴、參與體育項目,讓臺胞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凱里獨特的民族文化和蓬勃的發展活力,促進基層民眾之間的直接交往與理解。今年來,邀請2家臺企參加凱里市“同心杯”籃球賽,協助組織200余名臺胞到繡里淘非遺集市等地參觀學習刺繡、蠟染等非遺技藝。
  打好“服務牌”,主動排憂解難增進臺胞福祉。堅持“服務送上門、難題解決在家門口”,著力解決臺胞在工作生活中的急難愁盼,提升其歸屬感和幸福感。一是“聯席會診”解共性難題。建立由市臺辦牽頭,教育、衛健、人社等部門參與的臺胞臺商服務聯席會議機制,定期“碰頭”研判,對子女就學、醫療保障等共性訴求進行集中“會診”,明確責任、限時辦結,形成解決問題的合力。二是“綠色通道”辦關鍵小事。針對臺胞關注的“身邊事”,積極協調開辟“綠色通道”。聯動教育部門保障臺胞子女就近入學,對接醫療機構提供便捷體檢和就醫服務,協助辦理居住證等,讓臺胞在凱生活更省心、更安心。今年來,市臺辦聯動相關部門召開臺胞子女教育需求等座談會為8戶臺胞協調解決入學、生病住院等方面困難問題;幫助困難臺胞申請關愛幫扶資金3000元。三是“權益護航”穩發展預期。加強涉臺權益保護,聯動司法部門提供法律咨詢與援助,暢通訴求反映渠道,公正高效處理涉臺糾紛,讓臺胞感受到公平正義,營造安心穩定的發展環境。今年來,會同司法等部門辦理涉臺權益維護實事5件。
  打好“發展牌”,深化項目合作優化營商環境。聚焦高質量發展,推動對臺合作從“感情聯誼”向“事業共創”深化,助力臺資企業在凱扎根成長、共贏未來。一是共謀“產業融合”新項目。圍繞電子信息、文化旅遊、特色產業等,聯動市投促局、市工信局等有關部門,開展黔臺融合促高質量發展服務年等活動,主動對接臺資企業優勢,借助“黔臺會”“黔臺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對接會”等,共同策劃合作項目,引導臺資企業參與電子、文旅文創等產業發展,實現互利共贏。在2025年的“黔臺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對接會”上,黔東南高新區管委會與貴州拓遠芯電子有限公司成功簽約,為凱臺兩地產業交流合作注入了新動能。二是做實“一企一策”細服務。對重點臺資企業實行“項目專員”制度,定期上門了解生產經營困難,“點對點”協助解決用工、融資等問題。確保各項惠臺政策精準直達,助力企業紓困解難、發展壯大,今年來,先後為臺資企業協調解決困難問題4個。三是營造“近悅遠來”好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通過打造“高效辦成一件事”、設立“審批代辦服務中心”“工程項目聯合審批服務中心”、創新實施“問需企業”係列主題沙龍活動等,推動臺資企業享受同等待遇,簡化審批流程,降低運營成本。不斷提升涉臺營商環境的市場化、法治化水平,讓凱里成為臺資企業投資的“洼地”、發展的“熱土”。目前,已有6家臺資企業在凱投資興業。(中國臺灣網、凱里市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