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釬具“貴州制造”佔八成 擬打造未來新原料基地

時間:2012-04-11 14:57   來源:貴州商報

  貴州三佔集團的工人在生產中

  縱觀國內的釬具行業,全國集冶煉,軋制,制纖為一體的主要有3家,其中貴州省產品總量佔全國產量近80%。作為全國釬具重要的科研基地,貴州省一直保持了國內領先地位。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行業對產品的需求越來越高。貴州省企業目前正在跟長沙礦業研究院和貴大合作,做原材料的研究開發,打造未來10年產業發展所需的原材料生產基地。

  始終佔據全國領先地位  

  “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開始,我們貴州就是釬具的主要科研生產基地,那時候我們用蘇聯的灌鑄法制造,一直發展到後來採用液壓制造技術,直到2010年我們採用瑞典最新鑽孔發制造工藝。整個歷史發展進程中,我們的貴鋼和三佔集團始終保持在全國的領先地位,全國80%左右的釬具產品均出自我們貴州,產品的佔有量是最明顯的認識。”三佔集團的高級工程師何江華介紹。

  據介紹,集冶煉,集冶煉,軋制,制纖為一體的集團,大型的企業全國有三家,其中貴州佔了2家,並且產品的佔有量全國佔了近80%。尤其高技術含量的新產品,貴州一直在國內領先。在長江三峽電站、黃河小浪底水利工程中,貴州的產品均被大量採用,並獲得好評。特別是2004年,三佔集團是全國首先提出打造多層次高端產品的企業,隨後這一理念在行業中廣泛推廣。

  技術提升壽命提升用量降低

  特別是近3年來,貴州釬具行業廣泛採用了瑞典的鑽孔技術,產品質量大幅度提升。因為本身釬具產品就是消耗品,質量提升上去後,耐損耐磨程度加強後,產品用的時間長了,自然就需要的量少了。根據統計來看,全國的產品需求量明顯的由前幾年每年10多萬噸的需求量,明顯下降到目前的每年7萬噸左右的市場需求。

  “目前我們面臨的問題是,一方面我們要做最好的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另一方面我們還要保持企業的經濟效益,面對壓力和挑戰,我們現在只能在創新上下功夫,找新的出路。”何江華為記者分析道。

  與貴大科研合作打造未來10年新原料

  “企業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2005年開始,貴州省企業同時與長沙冶金研究院和貴州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了科研聯合體,通過優勢互補,成果共享,從而獲得新領域的競爭優勢,實現產品的跨越式發。

  目前貴陽高新三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開展GDL新材料在鑿岩釬具方面的應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09年開始實現新材料在產品上的規模化生產,並開發主導重型釬桿具,質量國內領先,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特別是SCN係列產品輕型鑿岩釬桿,目前在國際上都處于領先地位,該產品用我們自主開發研究的專利新原料,生產制造採用正火工藝,從而使SCN產品質量穩定。目前產品銷售到美洲地區,特別是澳大利亞,以及東南亞地區等眾多國家。(張苗)

分享到:
編輯:馬迪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