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臺辦主任劉劍英向兩岸媒體記者介紹相關情況
華夏經緯網7月6日訊:第十屆津臺投資合作洽談會暨2017年天津·臺灣商品博覽會6日上午在天津市梅江會展中心啟幕,天津市臺辦主任劉劍英向兩岸媒體介紹了本次活動的相關情況。
劉劍英表示,津臺會自2008年舉辦至今,在全市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津臺交流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成為市政府確定保留和支持的最大的津臺經貿交流合作平臺,在兩岸經貿領域具有較大的影響力。近年來,我們以臺資企業轉型升級、戰略布局調整為契機,不斷拓展津臺產業合作的新領域,津臺各領域合作交流穩中有進,臺灣精致農業在津勢頭發展良好,臺資高端制造業進一步聚集,臺灣現代服務業加快在津布局發展,臺灣金融業快速聚集,臺灣加盟連鎖品牌在津持續增加,臺資高端商業地產項目持續落地,截至5月天津市共批準設立臺資企業2351家,合同投資總額168.04億美元,合同臺資額112.58億美元,臺灣40家百大企業集團在津投資61個項目,臺灣17家金融集團在津設立23家金融機構,在北方地區位居前列。
此外,兩地在文化、傳媒、教育、衛生、基層社區等各個領域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交流交往活動,近五年,我市赴臺團組2440個,11469人次,接待臺灣團組807個,13024人次,創立了津臺基層社區交流、“你來我往”津臺媒體交流、“海河情”夏令營、海峽兩岸青年學生領導力論壇等多個交流品牌,搭建了津臺民眾相互頭溝通了解、暢敘友情的橋梁,增進了交流合作、厚植了共同利益。
劉劍英說,天津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服務臺胞工作,形成了主管市領導主持的促進臺資企業發展座談會、各區主要領導負責的區內臺商“季談會”、冬季臺資企業服務月、服務臺資企業聯席會議等一係列機制,確保支持臺資企業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落細落到位,同時也有效營造了維護臺資企業合法利益的營商環境。值得一提的是,在服務兩岸青年創業就業方面天津始終走在前列,去年,天津市委和市政府聯合發布了《關于鼓勵和支持青年來津就業創業的實施意見》,三家“天津市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和“天津臺灣學生實訓就業基地”相繼挂牌成立。今年6月6日天津市兩岸青年創業新平臺“兩岸青年中心”正式運營,中心定位于兩岸、落腳點在青年,為兩岸青年密切互動、交流交往搭建了橋梁,為津臺兩地青年創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當下“兩岸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已經深入兩岸民心,“一帶一路”規劃、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更為臺灣企業發揮運營管理、人才拓展、風險管控等優勢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為深入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進一步落實天津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本屆津臺會暨臺博會特別設置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說明會,三地臺辦將以此為契機,發揮各自優勢,積極推介錯位發展,以優化區域分工和產業布局為重點,逐步在舉辦涉臺重大活動、吸引臺資企業項目、推進對臺各領域交流、建立業務協作機制等方面達成合作共識,實現三省市共享工作平臺,促進現代服務業、金融業等領域的臺資企業進入大陸市場特別是北方市場,實現產業合理布局。
當前兩岸關係形式復雜嚴峻,我們要繼續貫徹中央對臺工作的決策部署,堅持中央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定維護“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堅決反對和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兩岸同胞有著共同的血脈和基因,“兩岸一家親”、“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這是任何人也改變不了的;兩岸同胞攜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這是任何人也阻擋不了的。我們將繼續推進津臺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為臺灣同胞尤其是青年來津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讓臺胞、臺企共享天津發展的新機遇。(圖/文 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