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絲路西域物種技術傳播與文明對話研討會開幕
來自海峽兩岸的100多位專家、學者、教授出席會議,發言。 楊東 攝
來自海峽兩岸的100多位專家、學者、教授出席會議,發言。 楊東 攝
中新網新疆阿拉爾6月26日電(記者 楊東) 26日,“海峽兩岸絲路西域物種技術傳播與文明對話學術研討會”,在舉世聞名中國最長內陸河塔里木河上遊的新疆阿拉爾市開幕,來自海峽兩岸的100多位專家、學者、教授出席會議,收到論文50余篇匯編成冊。
26日上午,有6位學者作大會發言,下午分組座談。每人發言完畢,大會指定的專家當場進行點評——論壇爭鳴熱烈,氣氛融洽,學術價值高。
據悉,“海峽兩岸絲路西域物種技術傳播與文明對話學術研討會”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與塔里木大學聯合主辦,新疆兵團西域文化與絲路文明共享協同創新中心、塔里木大學科學技術協會承辦,塔里木大學西域文化研究院、新疆兵團西域文化研究會、《石河子大學學報》協辦。
來自中國臺灣的學者劉石言致辭中盛讚新疆地大物博,物種豐富,景色壯麗,山川秀美,令人向往。 楊東 攝
大會舉行了“2016年昆侖國際高峰論壇”啟動儀式。
據介紹,新疆阿拉爾市是古代玉石貢道和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也是當代三五九旅轉戰天山南北、鑄劍為梨的屯墾新城,昆侖文化、絲路文化、三五九旅文化在這里傳承和發揚。
該市地處新疆南部地理和交通中心,目前“阿和”、“阿圖”、“阿塔”、“阿玉”、“阿沙”等公路在此相交,以500公里為半徑,輻射整個南疆。阿拉爾毗鄰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幹大沙漠,有“沙漠之門”的美譽。
阿拉爾市是塔里木河唯一穿城而過的城市。發源于昆侖山的和田河、葉爾羌河、喀什噶爾河和天山的阿克蘇河在此匯聚成塔里木河。境內集中了全國近60%的胡楊,堪稱“胡楊的家園”。轄區四團、五團地處世界自然保護遺產——天山托木爾峰腳下,雪線、冰川遠遠可見,峽谷、草原風景如畫。
[責任編輯:趙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