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蓓文:新形勢下臺商大陸投資的新特點、新趨勢
3、從能源問題廣受關注到全球戰略性新興產業重新布局
金融危機爆發以後,世界主要國家普遍意識到新一輪科技革命將不僅僅是計算機技術、空間技術和原子能,因而紛紛尋求世界經濟新的增長點,一方面拉動國內經濟走出危機,另一方面試圖在危機後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中搶佔先機。
首先,能源問題廣受關注。其中,美國、日本等國家已經對新能源、新材料、高科技等問題進行了長時期的跟蹤研究。因此,金融危機發生以後,美國馬上對其救助計劃進行調整,將財政撥款優先用于有助于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項目。美國總統奧巴馬也提出在未來10年內將投資1500億美元重點支持新能源發展。此外,美國還發起“美國能源與氣候夥伴關係倡議”和“區域清潔能源技術網絡”,以增進穩定和安全的方式管理其最重要的戰略性資源。其後,法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也先後出臺了相應的支持新能源和科技創新發展的政策。
其次,戰略性新興產業重新布局。在亞洲,為了促進產業升級,韓國制定了促進“綠色產業”外國投資的計劃,確定了如智能電網、LED面板等作為綠色技術的研發目標,並出臺了相應的資金支持和稅收減免等激勵性引資措施,以利用外資推動韓國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升級。目前,韓國的一些國內企業已經在LED顯示面板和可充電電池組上處于國際領先地位。中國大陸也出臺了一些相關法規鼓勵外國直接投資進入高科技產業、新能源、節能和環保產業。2010年10月18日,中國大陸進一步發布《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將從財稅金融等方面出臺一攬子政策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該決定指出,現階段將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
最後,全球直接投資出現產業投向細化。第一,次貸危機以後,全球虛擬經濟遭受重創,實體經濟地位上升,美國實施“再工業化”,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新亮點。第二,次貸危機後全球服務業外國直接投資持續下降,進入制造業的外國直接投資開始增加,全球直接投資出現了由服務業向制造業轉移的趨勢。第三,資源尋求型直接投資將面臨來自東道國國家經濟安全的嚴重障礙,這使得部分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不得不改變戰略,從新能源、新材料的開發和利用上去尋找機會。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發達經濟體和部分新興經濟體中的先知先覺者加速低端制造業的向外轉移而將本國制造業發展的重心逐步轉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高端制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