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落實經濟改革重點 重慶先行先試大有可為

2017年05月02日 17:00:58  來源:華龍網
字號:    

  作者:楊光志

  4月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落實今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共五項:一是供給側改革。二是服務型政府的改革。三是創新改革。四是五項具體領域的改革,即,財稅金融、國企國資、對外開放、生態環保等改革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是民生領域的改革,即養老保險、教育、醫藥衛生等社會領域改革和脫貧攻堅。

  這五大項改革,任務很重,需要各地加強統籌協調,把改革抓細抓實。因此,國務院表態稱:支持地方和基層結合實際主動試大膽闖,抓好謀劃、部署、落實。

  改革,是我們經濟穩中求進的信心所在。從中長期看,決定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仍然是供給側改革,這是主要矛盾,所以要在結構優化上找出路,以此解決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實體經濟失衡以及房地產和實體經濟失衡等矛盾。

  落實經濟改革重點,重慶先行先試大有可為。目前,重慶已設定了一些標志性、引領性、支柱性改革事項,按照“突出重點、分類推進、持續用力、確保成效”的要求在努力把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改革已進入“施工高峰期”。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構建開放協同的科技創新體制、構建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深化農村改革、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等方面,重慶積極推動實質性進展,構建多極支撐現代產業體係,很有典型意義。

  重慶傳統制造業與新興產業兼有,可以通過做強做優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制造業,降低傳統產業過剩的生產力,保證數字產業和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的投資,通過開發新的產品和服務,促進技術工藝創新,使制造業在全球范圍內更具競爭力,同時加大人力資本投資,加強職業教育,讓更多的人進入產業鏈中高端,這不僅有利于延伸產業鏈,深化全球產業分工,而且也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放權和鼓勵是中央最智慧的決策,劃出重點攻重點,撬動改革贏紅利,全國各地方各部門,結合實際,真抓實幹,各盡其能,各展所長,完善制度,共同發展,改革取得更實質性的突破,指日可待。

[責任編輯:扶海濤]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