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新春走基層】養殖膧牛有奔頭

2020-01-30 12:56: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色尼區羅瑪鎮,海拔4500多米,氣溫零下20多攝氏度。早晨7點多,牧民扎西達結就趕著膧牛出門了。

  放在4年前,他不敢想象,自己竟能養近百頭膧牛。

  2016年,鄉幹部來到這個無畜戶家里推薦新政策。“政府可以借給你10頭牛,掙了錢再慢慢還。”

  “養膧牛,咋掙錢?虧了咋辦?”

  “多養母牛,可以靠膧牛奶掙錢。” “鎮上要開展膧牛乳制品加工,膧牛奶不愁銷。”

  扎西達結動了心,有政策支持,政府還給解決銷路,咬咬牙先養10頭試試。幾年下來,扎西達結嘗到了甜頭:膧牛奶有人上門收;鎮上組織培訓,提供最新的養殖技術;想擴大生產,有小額貸款……如今,依托鎮上的噶爾德扶貧畜牧產業示范基地,扎西達結家的膧牛已經增加到了八九十頭。

  像扎西達結這樣的養殖戶在羅瑪鎮越來越多。自2018年試運營以來,噶爾德基地共收購原奶140.29萬斤,兌現奶款1290.25萬元,銷售額達1736.35萬元,直接受益的貧困戶就超過5000人。

  “發展膧牛奶產業不僅要算經濟賬,還要算生態賬。”色尼區農業農村局局長扎西同珠認為,“那曲在藏北高原,草場資源珍貴,每一點產出都要精打細算。”

  扎西同珠說,噶爾德基地有膧牛奶產業加工生產線,還有一大塊牧場,“膧牛可以再多養些,收益也能再高些。”

  《 人民日報 》( 2020年01月30日 04 版)

[責任編輯: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