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新疆是個好地方堶從梨園到花海 農文旅融合“甜度”提升

2025-07-28 20:38:00
來源:天山網-新疆日報原創
字號

  依托香梨產業,整合各類優勢資源,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庫爾勒市阿瓦提鄉吾夏克鐵熱克村傾心打造香梨小鎮,實現“農業+文旅”融合發展。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進鄉村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開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提升鄉村旅遊特色化、精品化、規范化水平。新疆多地深耕鄉村旅遊“在地性”,以鄉村旅遊賦能鄉村振興,展現農村生態之美、文化之美、生活之美。

  香梨產業甜上加甜

  皮薄肉細、酥脆多汁,庫爾勒香梨以其獨特品質聞名遐邇。

  為做大香梨甜蜜事業,庫爾勒市阿瓦提鄉吾夏克鐵熱克村打造香梨小鎮,建成遊客中心、梨花長廊、文化舞臺等,發展農家樂、露營地和民宿,將鄉村旅遊做得風生水起。

  7月22日,由自治區黨委網信辦主辦,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黨委宣傳部、黨委網信辦承辦的“高質量發展看新疆”網絡主題活動團隊走進香梨小鎮,一派恬然的田園風光呈現在眼前:梨園內,香梨碩果累累,壓滿枝頭;梨園旁,農家樂生意火爆,遊客載歌載舞。

  吾夏克鐵熱克村距離庫爾勒市10公里、阿瓦提鄉3公里。過去幾十年,村民一直埋頭種植香梨,到2018年開始發展鄉村旅遊。“每年梨花盛開季節,很多遊客開著車來梨園玩。吐魯番市憑借一朵杏花做火鄉村旅遊,我們為什麼不依托梨花來發展鄉村旅遊呢?”該村黨總支書記劉剛說。

  然而,將想法付諸實施並不容易,起初只有3家農戶響應發展農家樂。

  巴哈古麗·艾力是率先發展農家樂的農戶之一。“剛開始很忐忑,總怕生意做賠了。”她說。

  經營農家樂7年,巴哈古麗的農家樂生意一年比一年好。

  “平日里,不少單位來香梨小鎮搞團建;暑期,很多遊客帶著孩子來研學遊。”劉剛說,延伸香梨產業鏈條,發展鄉村旅遊,讓香梨產業甜上加甜。

  截至目前,吾夏克鐵熱克村已開設15家農家樂和民宿,年旅遊直接收入達400萬元,間接帶火鄉村巴扎60余個攤位的土特產銷售,帶動該村戶均增收3000元。

  為提升鄉村旅遊品質,2021年吾夏克鐵熱克村對香梨小鎮進行包裝設計,讓香梨造型民宿掩映在梨園,與景觀融為一體,別具一格,周邊再配上天幕、搖椅、躺椅等,吸引更多遊客前來觀光。

  鄉村旅遊火了又火

  鄉村旅遊包括自然觀光體驗、農耕文化體驗、民俗文化體驗等多種形態,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已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將小麥文化、農耕體驗和鄉村旅遊融合起來的奇臺縣半截溝鎮腰站子村,2019年注冊成立了旅遊企業——新疆豐驛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專門負責腰站子村文旅宣傳與接待工作。

  “圍繞一粒麥子的前世今生做文章,我們建設了小麥博物館,發展全域旅遊;提升鄉村旅遊接待能力,打造了一批民宿和農家樂,可同時接待300人住宿、500人到800人就餐。”新疆豐驛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樂說。鄉村旅遊一年比一年火,2024年接待遊客超14.5萬人次,旅遊收入達3000萬元,截至目前,今年已接待遊客13.5萬人次,旅遊收入達2000萬元。

  將農業與文旅深度融合起來,腰站子村做出了示范,2024年村民人均純收入超3萬元。

  霍城縣是我國最大的薰衣草種植基地,每年七月,全國各地遊客紛紛奔赴而來,沉醉在浪漫的紫色花海中。為留住遊客,霍城縣蘆草溝鎮創新打造了“晃晃村”。

  “晃晃村”以“晃”字做文章,營造出晃晃悠悠、享受時光的慢生活氛圍。目前,“晃晃村”已有59家民宿、20家鄉村客棧、25家特色產品店、7家咖啡館、20家燒烤店。“這就是我向往的詩和遠方,情緒被‘晃晃村’穩穩拿捏,住了一星期還不想走。”廣東遊客劉鶴說。

  阿圖什市被譽為“無花果之鄉”,當地將無花果產業與文旅深度融合,松他克鎮阿孜汗村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通過無花果美食文化旅遊節、農民畫研學館等,將鮮果醬、果瑢銷售到全國,年產值超1000萬元。

  發揮優勢好要更好

  攜程集團發布的《2024鄉村旅遊振興白皮書》顯示,2024年鄉村民宿供給量增長19.6%,訂單量增幅達24.3%,鄉村旅遊市場延續增長態勢。

  鄉村旅遊為何越來越火?

  “現代城市快節奏生活使人們渴望回歸自然,尋求慢節奏的田園體驗。”新疆研學旅遊促進會秘書長陳運良認為,鄉村遊的崛起,不僅是鄉村振興的縮影,更是情緒經濟時代下的一場“精神遷徙”。

  參加“高質量發展看新疆”網絡主題活動的棱鏡talk編輯何軒宇,已是第二次來新疆。在她看來,新疆“農業+文旅”有著獨特魅力。新疆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這樣的風土人情具有不可復制性,新疆推動農業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起到1+1>2的效果。

  參加“高質量發展看新疆”網絡主題活動的嗶哩嗶哩知識區知名up主沈容膝第一次來到新疆,心中一直向往著去看薰衣草、體驗牧場打草,“新疆農業景觀大氣磅薄,特色農業資源優勢突出,發展鄉村旅遊前景可期。”

  中國旅遊協會秘書長葛磊指出,農文旅融合是新疆旅遊的一大優勢,未來新疆農業+文旅可深耕“在地性”。

  鄉村旅遊“在地性”是指在鄉村旅遊開發中,以鄉村自然景觀、民俗文化、農耕生活等地域特色為核心吸引力,通過保留和強化這些原生特質來提升旅遊體驗的獨特性。

  深耕“在地性”,新疆吹響“農業+文旅”鄉村旅遊“衝鋒號”。截至2024年,新疆有197個鄉村、9個鎮(鄉)列入自治區鄉村旅遊重點村鎮名錄,成為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桿。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