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守護可可西里|原來,你是這樣的可可西里!

2025-08-05 18:51: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 題:守護可可西里|原來,你是這樣的可可西里!

  開欄的話:

  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無人區,以“中國最偉大的荒原”之姿雄踞“世界屋脊”東北角。這片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人間秘境,不僅有冰川雪山、荒漠湖泊勾勒的壯美風光,更以藏羚羊等珍稀物種標識青藏高原的生態晴雨。

  新華社新媒體專線即日起推出“守護可可西里”欄目。記者穿越可可西里無人區,以行進式的文、圖、視融合報道,為你揭開這片“生命禁區”的神秘面紗,全方位體驗式展現可可西里無人區環境之嚴酷、風光之雄偉、生命之神奇和守護者之無畏,與你共同傾聽荒原深處的歷史回響,見證新時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開欄的話完)

  說起可可西里,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一個遙遠的地名?一部電影的名字?抑或是新聞報道上的一段故事?

  這些都是,又不全是。在新華社記者帶你進入可可西里之前,我們先用文字作序、科普為引,為你細細描摹出一個可感可觸的可可西里。

  

  在青海省西南部,綿延橫亙的昆侖山脈,像一雙巨大的臂膀,把青藏高原緊緊攬入懷中,也幹凈利落地攔住了它北上西進的步伐,劃出了“世界屋脊”的西北邊緣。

  從昆侖山脈往南,到唐古拉山以北,東接三江源國家公園,西連西藏羌塘無人區,這片約4.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著由係列山脈、盆地河谷、冰川湖泊和河流凍土組成的高寒荒漠,這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山梁”,但當地人更願意把它說成是“美麗的少女”。三江源國家公園的介紹材料中,稱這里是“萬山之祖”“千湖之地”“動物王國”“人間凈土”。

  

  這是可可西里卓乃湖一角。新華社記者 潘彬彬 攝

  白雪皚皚、冰川廣布的昆侖山脈,是華夏神州的“萬山之祖”。它像一條潔白的哈達,圍繞在可可西里的最北端;中部的可可西里山,呈東西走向,平均海拔約5000米;南部的烏蘭烏拉山,與唐古拉山相接,劃出了可可西里的南部界線。

  你也許想不到,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的可可西里,卻是河流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卓乃湖、太陽湖等7000多個大大小小的鹹水湖,在雪山藍天映襯下,倣佛是揉碎了一地的翡翠。而那些季節性內流河,每到夏天,就會泛濫橫流,把可可西里變成暗藏兇險的沼澤陷阱。

  

  可可西里腹地的野膧牛。新華社記者 焦旭鋒 攝

  可可西里平均海拔超過4600米,年平均氣溫低于零下4攝氏度,氧氣含量只有平原地區的一半。這里是人類的“生命禁區”,卻是名副其實的“動物王國”:“高原精靈”藏羚羊,像閃電一樣馳騁穿梭;魯莽壯碩的野膧牛,總想擺出一副和你對峙的架勢;成群結隊的藏野驢一路揚塵,奏出荒原深處最清晰的生命脈動……

  在可可西里,人們經常說起的一句話是:你踩下的每一個腳印,有可能是地球誕生以來人類留下的第一個腳印。這片承載著人們對“地球最初模樣”念想的“人間凈土”,卻一度成為人類欲望的博弈場。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量偷獵偷盜者涌入可可西里,黑洞洞的槍口,對準了無辜的藏羚羊。槍聲,撕破了萬古荒原的寧靜;鮮血,染紅了雪域高原的潔白。藏羚羊的數量,從100多萬只驟降至不足2萬只。

  

  藏羚羊在可可西里五道梁地區通過青藏公路。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為了保護這片“人間凈土”和棲息于此的荒原生靈,以傑桑·索南達傑為代表的當地幹部群眾,自發組建反盜獵巡山隊,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守護可可西里的傳奇壯舉。電影《可可西里》就是以近乎紀錄片的風格,真實展現了索南達傑等巡山隊員在極端條件下的生存、信仰與犧牲。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今天的可可西里,已從最初自發組建巡邏隊,一步步升級為青海省自然保護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自然遺產、三江源國家公園。保護可可西里,從當地牧民的自發行動,上升為國家意志、全球共識。

  

  巡山隊員在可可西里卓乃湖附近巡護。新華社記者 杜笑微 攝

  今天,從青海省格爾木市出發,沿著可可西里無人區東緣的青藏公路,共有不凍泉、索南達傑、五道梁、沱沱河等四個常年保護站,以及可可西里腹地的卓乃湖、庫賽湖兩個季節性保護站。這六個站點如同六顆鋼釘,將人類對自然的敬畏和呵護,牢牢地鉚進荒野肌膚。

  可喜的是,自2009年起,可可西里已連續16年無盜獵槍聲;2017年,可可西里申遺成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估為“保護管理整體狀況良好”;如今,可可西里藏羚羊的數量,已從保護初期的2萬多只恢復到7萬多只,藏羚羊成功從“瀕危”下降至“近危”。

  

  可可西里管理處索南達傑保護站,巡山隊員與被救助的藏羚羊幼仔在一起。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 攝

  欲望的槍聲,被歲月的風雪淹沒;堅守的信念,在時光的隧道里,已長成為全民共識的脊梁。可可西里,見證了野蠻到文明的救贖之路,它已超越地理概念,成為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樣本。

  萬古荒原,大音希聲。每一只藏羚羊的恣意奔跑,就是對守護者的最好問候。

  可可西里,歲月靜好!可可西里,向你致敬!

  策劃:錢彤

  統籌:常愛玲、陳凱、令偉家

  制作:于衛亞、史衛燕、焦旭鋒

  記者:令偉家、史衛燕、卜寄傲、劉雅萱

  視頻:劉思錄、郭依格、鄧寒思、杜笑微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