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國調研行|來“浙”里,打卡寶藏鄉村!
關礦坑,種茶竹,復原茶宴非遺,學茶賞茶品茶香;
整土地,建工廠,開巧克力樂園,有玩有學有美食;
種楊梅,養蜜蜂,用好自然資源,山村野趣歡樂多;
……
一村一幅畫,一縣一風光。在浙江,山林中、田野里,處處是鄉村新模樣。各村充分利用自身資源稟賦,不斷探索文旅融合、工業旅遊、體驗式農村旅遊等新路子新業態,讓“綠色”成為萬千鄉村最動人的色彩。
徑山村——雲霧里煮茶,當一天山野閒人
行禮,焚香,靜心;調膏,注水,擊拂……三湯完畢,捧起黑釉茶杯,茶香撲鼻,細品茶湯,凝心聚氣。悄然間,遊客在引導下,完成一場體驗茶宴非遺、品味徑山茶香之旅。
在杭州市余杭區徑山村,走出茶道空間,不遠處,是“茶筅制作技藝”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陳金信工作室。“這是茶筅,抹茶中用來融化茶粉的工具,其實起源于我們中國。”在陳金信的巧手下,一把散開的茶穗,漸成彎曲形狀。
不僅是茶筅,茶道、抹茶制作、茶葉炒制……各類茶文化相關非遺工坊在徑山村處處可見。徑山紅茶、福佑茶,徑山抹茶、團茶……茶相關產品琳瑯滿目。近年來,徑山村重新挖掘“禪茶文化”,復原南宋點茶古法,重現明清後逐漸失傳的徑山茶宴,為遊客打造全方位茶道體驗。
漫步村中,耳邊溪水淙淙、鳥鳴呦呦,抬眼間是撲面而來的綠意。徑山村,曾是“麻雀都不停”的採石村,煙塵滿天;如今,森林覆蓋率達96%,負氧離子濃度達每立方厘米3萬個,良好的生態基底成為富民家底。2024年,徑山村遊客量達30萬人次。
繆家村——巧克力工廠,來一場甜酷冒險
“我們帶孩子暑假去上海玩,聽說這里不錯,正好路過,就‘下來’玩玩。”來自江西的胡女士一家四口,順路來到位于嘉興市嘉善縣繆家村的歌斐頌巧克力小鎮。
還未入門,先聞到了濃鬱的可可香味,繼續向前,左側是井然有序的現代化生產車間,巧克力混合、研磨、精煉、澆築成型等全過程盡收眼底;右側,卻是一係列巧克力科普知識連環畫:“巧克力的原料是什麼?”“需要什麼流程?”都以輕松有趣的方式呈現。
“我們孩子本來是從不吃巧克力的,這個就喜歡得不得了。”胡女士笑著說。一旁,7歲的兒子正拿著親手制作的巧克力吃得開心。
繆家村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旅遊產業基礎良好,很適合開觀光工廠。“選擇將它開在這里,就是希望將這份甜蜜美好的產業帶回家鄉。”歌斐頌巧克力小鎮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莫雪峰說。
多年來,繆家村將生態建設與美麗經濟融合發展,推動“村域景區化、景區全域化”,以“顏值煥新”吸引眾多美麗產業集聚。“我們現在有10.4公里繞村河道、13.6公里甜蜜花海風景線,帶動周邊民宿、農莊、咖啡館等業態蓬勃發展。”繆家村黨委書記陸榮傑介紹。202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1800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9萬元。
林坑村——看蜜蜂打工,玩一趟“浙”香之旅
只見他手持割刀熟練割下半餅浸透蜂蜜的蜂房,圍觀人群紛紛湊上試吃新鮮割下的蜂蜜,獨特的辣喉感和高濃度甜味得到聲聲稱讚。
臺州仙居縣林坑村,蜂農張建平的蜂蜜收割,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賞。
“環境好,蜜就好。”張建平說,這種老式割蜜法一年只收割一次,蜂蜜濃度高,很受遊客歡迎,一斤蜜能賣到一百元。
在不遠處的“蜜蜂工坊”小屋,牆面貼的“蜂富林坑”四字格外醒目。土蜂蜜、土雞蛋、楊梅酒、茶葉等特色農產品被擺得整整齊齊。
“之前只知道仙居楊梅好,沒想到蜂蜜也這麼好。”來自上海的王女士帶著家人自駕4個多小時,專門來山里玩水。被這些農產品吸引,買了幾瓶土蜂蜜。雲嶼民宿老板蔣燕說,來林坑村的客人大部分是回頭客,“我們這不光楊梅好,還可以看採茶、養雞、蜜蜂,好多可玩的。”
林坑村黨支部書記蔣文翔解釋,林坑村生態環境優越,生物多樣性優勢明顯。林坑村正著手籌建“梅茶雞蜂”復合種養研學基地,探索農旅融合發展新路徑。目前,林坑村有養蜂戶65戶,蜂蜜年產量1萬斤,幫助100余戶實現家門口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