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牢記囑托·看見美好中國】用心用情保護傳承,讓文化遺產煥發新生

2025-08-10 12:11: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蓬萊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起點。這艘元末明初來自朝鮮半島的高麗古船正是這段歷史的實物例證,講述著海上絲綢之路的傳奇故事。”8月2日,山東煙臺蓬萊閣景區管理服務中心文物部副部長劉莉指著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內的古船殘體介紹道。

  劉莉正在給遊客講解古船的來歷(央廣網記者 唐磊 攝)

  2018年6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拾階而上,登上蓬萊閣主閣,遠眺黃渤海分界線,俯瞰蓬萊水城,了解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情況,察看水城炮臺和古代艦船入海口,聽取明代愛國將領戚繼光操練水師、保衛海防等歷史介紹。總書記叮囑當地要加強國家重點文物保護。

  蓬萊閣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雄踞丹崖山之巔。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近年來,蓬萊閣景區不斷加大對在展文物保護修繕力度。為減少拆解搬移給古船造成的損害,2023年,工作人員在正常展出的情況下,對古船進行了整體性保護。

  “文物出土只是保護的開始。長期的展出中,文物會遇到一係列問題,以古船為例,木材面臨開裂、變形等威脅,我們因地制宜開展保護工作,這樣既保護了古船,也讓遊客近距離觀察和了解文物保護知識,提升了大眾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劉莉說。

  張景龍(左一)與同事利用儀器對丹崖山岩體進行監測(央廣網記者 唐磊 攝)

  憑海而立的丹崖山常年受海水海風的侵蝕,岩體局部存在穩定性病害,會影響蓬萊閣安全。“我們對丹崖山岩體加固後,定期監測岩體變化,對蓬萊閣等文物進行日常維護、持續跟蹤,守護好珍貴文物。”蓬萊閣景區管理服務中心文物科副科長張景龍說。

  歷史文物不僅要保護好,還要發展好、利用好。如今,蓬萊閣景區深挖歷史資源,加強文旅融合,讓非遺項目、小場景演出等走進景區,精心呈現絲路情緣、“戚家軍”魂、東坡吟詩等特色節目,讓遊客沉浸式體驗歷史故事,感受傳統文化之美。

  蓬萊閣景區的“絲路情緣”小場景演出走進遊客中間(央廣網記者 唐磊 攝)

  與此同時,蓬萊閣景區與當地中小學校“結對子”,讓小講解員“走進來”,大講解員“走出去”,把英雄故事、絲路故事送進課堂、送到青少年身邊。

  今年3月開始,37名當地中小學生變身“紅領巾講解員”,陸續在景區內的戚繼光紀念館“上崗”,每逢周末和假期為遊客講述戚繼光的故事。“我已經背誦好多遍講解詞,每一次講解都感覺對戚繼光的民族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覺得自己也在跟著英雄一起成長。”“紅領巾講解員”張鴻軒說。

  “我們會牢記總書記囑托,做好文物保護和傳承工作,讓史實‘說話’,讓文物‘發聲’,讓優秀文化‘活起來’,講好海上絲綢之路故事、講好英雄故事,使博物館成為行走的大課堂。”蓬萊閣景區導遊部副部長修琳琳說。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