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市場規模穩步擴大,服務體驗持續改善——透視7月份我國快遞業發展

2025-08-12 17:0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8月11日電 題:市場規模穩步擴大,服務體驗持續改善——透視7月份我國快遞業發展

  新華社記者葉昊鳴

  分揀機運轉飛快,包裹被快速分裝到配送袋……夏日,河北承德市雙橋區水泉溝鎮大沃鋪村的韻達快遞轉運中心內一片熱火朝天。據了解,今年雙橋區日均處理快遞約4.6萬件,增量超380萬件。

  數據持續向好,展現了我國快遞業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

  8月11日,國家郵政局發布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經測算,7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414.3,同比提升5.2%。其中,快遞發展規模指數為570.5,同比提升12.1%。從分項指標看,預計7月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14.7%,快遞業務收入同比增長接近8%。

  以舊換新政策持續為快遞市場帶來增量。

  成都市民徐女士在電商平臺的“國補”專區以“以舊換新”的形式下單了一部手機,不到1小時,快遞員上門為她完成換新業務。

  “在家坐等快遞小哥上門,現場驗機過程透明,舊機回收款直接抵扣新機費用,太方便了!”徐女士說。

  “此外,快遞企業積極開展校園包裹寄遞,深耕特色農產品、文旅特產等市場,滿足消費者消暑家電寄遞需求,促進市場規模穩步擴大。”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主任朱麗說,7月9日,今年快遞業務量突破千億件,比2024年提前35天,有力促進要素全國流動、支撐消費活力釋放。

  7月快遞服務質量指數為566.5,同比提升0.3%。從分項指標看,快遞服務公眾滿意度預計為85.2分,同比提升1.5分。

  數據的提升,朱麗認為有三點原因:

  應急響應迅速有力。一些地方遭遇汛情,快遞企業啟動應急預案,調配資源支援受災網點,迅速轉移快遞包裹,為用戶提供改期派送、自提等多種服務選擇,並開通專項售後通道,簡化理賠流程。同時,快遞企業積極參與救災工作,承運、捐贈賑災物資,為災區百姓築牢生活物資保障網。

  產業協同廣泛深入。借今年“蘇超”“青島啤酒節”“避暑旅遊”等經濟亮點,快遞企業在城市核心景區、機場、交通樞紐、酒店等設立服務站點,提供行李寄遞寄存和文創品、地方特產、遺失物品寄遞等便民服務,助力遊客輕裝出行。

  城市配送創新高效。快遞企業利用地鐵閒時運能,在青島探索“地鐵站接駁跨海直達、末端無人車運送、航空軌道多式聯運、集貨散貨同線網雙向運輸”一體化物流新模式,大幅提高運輸效率;與成都、鄭州等地公交公司合作,在閒時運力復用、場站融合升級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探索“公交+快遞+生態”跨界融合新模式。

  7月快遞發展能力指數為220.7,同比提升1%。

  在四川峨邊縣、遼寧法庫縣等地開展無人車進村運輸;在山西壽陽縣構建“智能無人車+智能燈條驛站”配送生態……快遞企業持續豐富無人車服務場景,探索無人倉配、無人車長距離運輸等服務,提升精準配送服務能力。

  “7月,快遞業保持良好運行,市場規模穩步擴大,服務體驗持續改善,幹線運能不斷增強,進一步發揮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朱麗說。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