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中國】“兩山”理論實踐二十年 讓生態美好從身邊到遠方
2005年8月15日,習近平在浙江安吉余村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科學闡述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時光流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在祖國大地上生根、開花。20年來,“兩山”理論的具體實踐成效,生動證明“兩山”理論,利于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美好,利于國家的賡續繁榮發展,利于世界綠色文明奔騰。“兩山”理論實踐二十年,改變中國賦能世界,讓生態美好從身邊到遠方。
今天,我們每個人都能從身邊切身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幸福感。現在,我坐在家中,耳邊聽到的是鳥鳴清脆;從窗戶里,放眼看去,是藍天白雲、綠樹蔥蘢。走出家門,看到的是清澈河水;走到湖邊,能夠感受到各地遊客對湖波蕩漾,荷葉連連的讚嘆。今年五一,我去過去上學的地方旅遊,城市潔凈,花香四溢,建築精美;走到郊區,過去荒蕪的山區,現在滿眼翠微,都成了美麗的景點,熙熙攘攘的人群眉飛色舞,賣土特產的農民滿臉幸福。天藍了,水清了,地綠了,空氣清新了,從身邊到遠方,可玩的地方多了,家里各地的土特產豐盈了,風景就在小區、在街道、在鄉下,這是今天我們普通老百姓的切身感受。“兩山”理論給我們普通老百姓帶來滿滿的幸福感、獲得感。
在福建省武平縣捷文村,一條特別的生態旅遊線路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從村子出發,沿著武夷山國家森林步道武平段行走,滿眼蒼翠,草木清香沁人心脾,這是中國鄉村旅遊的美麗縮影,點綠成金的故事在中華大地流傳。時光為筆,山河作卷。“兩山”理念如椽巨筆在中華大地繪就了一幅以生態文明為底色的宏偉時光畫卷。這幅畫卷記錄著山河的華麗蝶變,釋放著綠色發展的強勁動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美好願景照進現實,人民群眾的生活綻放出幸福的光彩。塞罕壩林場成為熠熠生輝的“綠色明珠”,庫布其6000多平方公里的荒漠重煥生機;近年來,全國PM2.5年均濃度持續降低,2024年,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2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等等。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讓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安吉縣,竹林變身“固碳能手”,碳匯用于交易,每年為全縣竹農帶來2800多萬元的收儲收益;寧夏賀蘭山東麓,當地葡萄酒綜合產值有望突破500億元;福建三明,林間生長的野生藥材、山野菜,每年創造產值超1億元。截至2024年底,全國生態相關新增就業崗位超800萬個,為基層穩定與增收開辟新空間。中國生態的“金色賬本”寫滿了綠水青山價值轉化的方程式。祖國大地愈發秀美,老百姓的錢包越來越鼓;風能、太陽能、水電、核電等清潔能源蓬勃發展;垃圾分類、美麗鄉村建設、綠色交通體係等綠色行動在各地穩步推廣。生態文明活力噴涌,美麗中國翩翩起舞,建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昂首闊步。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來自中國,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世界。”2025綠色低碳創新大會13日在浙江湖州舉行,歐盟亞洲中心主席、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埃里克·索爾海姆在致辭中表示。中國的“兩山”理論成功實踐,造福人民,精彩時代,為世界樹立典范,激勵世界綠色奔騰。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增綠”最多最快的國家,森林覆蓋率已達25%以上;推動達成歷史性“昆蒙框架”,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綠色科技轉型方面,中國居于世界領先地位,為世界注入綠色力量,積極建設綠色“一帶一路”,與31國共建綠色發展夥伴關係,為12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訓生態治理人才萬余次,菌草技術惠及全球百萬農戶……“兩山”理論實踐生動啟迪世界,在保護地球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我們不需要做出“魚”和“熊掌”的選擇,而是可以兩者兼得。8月13日,2025綠色低碳創新大會在浙江湖州舉行,發布《共築綠色未來》倡議,倡議全球要攜手共推綠色低碳創新發展、共擔綠色低碳社會責任、共築綠色低碳暢通鏈條。中國綠色擔當,為世界鑄造美好希望。
理論一旦付諸于實踐,就會產生巨大的力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讓生態美好從身邊到遠方,給我們每個人帶來了幸福獲得感,賦能我們的國家美麗繁榮,為世界文明奔騰注入磅薄“綠色動能”。(殷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