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圖”說中國生態答卷堶這些地方,如今都是高顏值打卡點

2025-08-15 15:39: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今年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提出二十周年

  以“兩山”理念為指引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績斐然

  呈現出一幅幅

  綠水青山美麗畫卷

  一組關鍵詞帶你“雲打卡”

   浙江安吉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兩山”理念的發源地。過去在安吉,當地的百姓靠礦山吃飯,炸山開礦導致石灰漫天、青山變“灰山”;如今關停礦山、水泥廠,復綠治污改造農房,竹海茶園間發展生態旅遊,礦區變身遺址公園,水泥廠荒地化身露營觀光園。

   近年來,大氣污染治理跑出中國加速度,藍天增多,空氣里的氣味也在發生著變化。清華大學研究團隊通過嗅覺可視化技術,在還原氣味的變遷過程時有一個很“香”的發現,10年前時常能聞到的煤煙味不見了,檸檬烯等化合物增多了,這其實就是花草樹木所散發出來的芳香。

   河北邢臺的德龍鋼鐵廠過去是“污染大戶”,霧霾最嚴重的時候環境監測衛星拍出來幾乎看不出廠區輪廓。現在不僅清晰可見,綠意蔥蔥,還成為遊客的打卡地。

   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近年來,通過實施一係列重要舉措,長江、黃河的生態保護治理取得顯著成效,母親河重現生機、活力。最新數據顯示,長江幹流連續5年全線水質保持Ⅱ類;黃河2024年輸沙量較此前多年均值減少超八成。

   上世紀80年代起,由于過度開發利用,洱海水質急劇下降。如今的洱海,已經經歷了一場華麗的蛻變。洱海流域27條主要入湖河流水質優良率達到100%;洱海水質連續多年穩定保持優良水平,水環境、水生態持續改善,一度消失的海菜花又重新點綴于湖面之上。

   2003年9月,浙江杭州西溪濕地綜合保護工程正式啟動。從那時起,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引水入城、截污納管、清淤疏浚、生物治理……這些年來,“兩山”理念的生動實踐,在西溪濕地走深走實。

  二十年踐行

  “兩山”理念在中國大地

  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近觀“兩山”

  感知生態之變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