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時政微觀察堶80年前的這一天,永遠銘記

2025-08-15 22:01: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1945年8月15日,是億萬中國人永遠銘記的日子。這一天,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華兒女奔走相告,人們歡呼著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80年後的今天,一個充滿希望和生機的中國,已經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而那段浴血奮戰、團結禦侮的不屈歲月,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中華民族面對強敵時的萬眾一心、百折不撓,始終是民族復興偉大事業中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血的教訓不能忘卻。”“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時政微觀察》與你一起重溫總書記深情講述的抗戰英雄故事,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偉大抗戰精神,凝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

  楊靖宇,原名馬尚德,東北抗日聯軍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他是白山黑水間的鐵血將軍,也是信念堅定的共產黨員。

  2020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時深情講述了他的事跡:“抗日戰爭時期,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楊靖宇將軍領導抗日武裝冒著零下四十攝氏度的嚴寒,同數倍于己的敵人浴血奮戰,犧牲時胃里全是枯草、樹皮、棉絮,沒有一粒糧食,其事跡震撼人心。”

  △楊靖宇將軍殉國前最後一夜住過的“地嗆子”(窩棚)(資料圖片)。

  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人勇敢戰鬥在抗戰最前線,支撐起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中國共產黨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的偉大勝利。”2020年9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強調,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捍衛民族獨立最堅定,維護民族利益最堅決,反抗外來侵略最勇敢。

  △2025年7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位于山西陽泉市獅腦山的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八路軍烈士敬獻花籃。

  今年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紀念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八路軍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跡,重溫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禦外侮的光輝歷史。

  總書記指出:“七七事變是全民族抗戰的開始,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百團大戰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抗戰的意志和力量。我們堅持14年抗戰,作出了巨大犧牲。”

  滄海橫流,砥柱巍然。歷史雄辯地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國家和民族興旺發達的根本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所在。

  △百團大戰紀念館展廳

  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

  “前一段,我再次看了一些抗戰家書,的確感人至深。”

  2015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時,提到了趙一曼烈士的家書。

  “趙一曼在臨死前的遺書中寫道:‘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鬥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沒有再見的機會了……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你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母親死後,我的孩子要代替母親繼續鬥爭,自己壯大成長,來安慰九泉之下的母親!’”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展出的趙一曼相關資料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偉大勝利。面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全體中華兒女同仇敵愾、眾志成城,奏響了氣吞山河的愛國主義壯歌。

  “北京密雲縣一位名叫鄧玉芬的母親,把丈夫和5個孩子送上前線,他們全部戰死沙場。華北平原上的一個莊戶人家寫下這樣一副對聯:‘萬眾一心保障國家獨立,百折不撓爭取民族解放’;橫批是:‘抗戰到底’。”習近平總書記感慨道,“這是中華兒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的怒吼,是中華民族抗戰必勝的宣言。”

  “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國人民義無反顧投身到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在這場救亡圖存的偉大鬥爭中,中國人民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築長城、以前仆後繼赴國難,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5098張照片組成的巨型照片牆,展現了中國人民從1931年9月18日到1945年9月2日5098天浴血抗戰的歷史。

  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同心同德、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

  新徵程上,我們要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偉大抗戰精神,敢于攻堅克難,勇于擔當作為,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中國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國以及各國人民並肩戰鬥的偉大勝利。中國人民以巨大民族犧牲支撐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也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支持。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了世界各種反法西斯力量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給予的寶貴援助和支持——

  “蘇聯給予中國抗戰有力的物資支持,美國‘飛虎隊’冒險開辟駝峰航線,朝鮮、越南、加拿大、印度、新西蘭、波蘭、丹麥以及德國、奧地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日本等國的一大批反法西斯戰士直接投身中國抗戰。加拿大醫生白求恩、印度醫生柯棣華不遠萬里來華救死扶傷,法國醫生貝熙葉開辟運輸藥品的自行車‘駝峰航線’,德國的拉貝、丹麥的辛德貝格在南京大屠殺中千方百計保護中國難民,英國的林邁可、國際主義戰士漢斯·希伯等記者積極報道和宣傳中國抗戰壯舉。”

  總書記說:“他們的感人事跡和崇高品格永遠銘記在中國人民心中!”

  △2025年7月8日,參觀者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主題展覽。

  緬懷歷史,不僅僅是為了回顧那些艱難的歲月,更是為了牢記歷史經驗和教訓,從中汲取精神的力量。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給我們留下的最寶貴的啟示,就是必須毫不動搖走和平發展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譴責侵略者的殘暴,強調牢記歷史經驗和教訓,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喚起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共同珍愛和平、維護和平”。

  歷史寫在人民心中,勝利銘刻在人類正義事業史冊上。

  鑒往事,知來者。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偉大抗戰精神,萬眾一心,風雨無阻,向著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