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好評中國】歷史血淚不敢忘記 抗戰精神激勵奮進

2025-08-15 22:29:00
來源:中國甘肅網
字號

  每一個日子因為歷史有了特殊的意義,每一段時光因為事件我們深入骨髓。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這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應該牢記的日子,因為這個日子記錄著我們的血淚,記錄著我們抗戰的勝利。歷史血淚不容忘記,抗戰精神激勵奮進。

  歷史的血淚不能忘記,不敢忘記。最近,熱映的《南京照相館》以普通人視角再現那段黑暗歷史,南京大屠殺,慘絕人寰,驚駭世界,是人類文明的至暗時刻,是中華民族的最痛時刻,歷史的血和淚,我們不能忘,不敢忘。8月13日,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區,民眾在參觀大通“萬人坑”教育館,大通“萬人坑”形成于1943年春,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瘋狂掠奪中國煤炭資源,殘害中國礦工的歷史鐵證,這種血與淚的記憶,必須牢記在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8月14日是“慰安婦”紀念日,截至目前,中國大陸地區登記在冊的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幸存者僅剩7人。她們的血淚傷痛,是歷史化石的傷疤,是人類文明的恥辱;她們還在等待一個道歉,這是歷史的欠缺,是我們時代的警鐘。日本侵略者在中華大地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難書,我們從史冊上能讀到,我們從紀念館里能看到,我們從影視上能感到,我們從慰安婦的慘痛記憶中能感悟到,從我們的身邊老輩人傳下的傷痛記憶里,我們能體會到,在我們這里就有路家莊慘案(1939年3月22-23日),日本侵略者見房就燒,見人就殺,蘭英華的房子全被點著了火;商老亮的大門被踢開,老人當即被刺死;兒媳懷抱不滿周歲的嬰兒,也慘死在日軍的屠刀下,張風彬的祖母、母親、弟弟被炸死……這是身邊的血與淚的歷史,我們怎能忘記?不忘血與淚的傷痛,讓我們汲取教訓,讓我們永遠銘記,國家不能落後,中華必須強大。

  在血與淚中,我們站起,我們反抗,家國情懷是我們骨子里的基因,我們打響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槍,經過14年的抗戰,我們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我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昂然站起偉大的抗戰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偉大的抗戰精神在歷史的每一次戰役中,在抗戰文物中,在我們普通老百姓的口口相傳中。在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啟幕,展覽匯集百余件珍貴實物,通過“熱血守土”“文戈鑄魂”“民生鑄壘”“捷音震宇”四大主題板塊,再現上海軍民同仇敵愾、共禦外侮的壯闊歷史;位于河北滄州獻縣的馬本齋紀念館內,一件件歷經烽火的展品靜靜陳列,它們承載著由馬本齋領導的回民支隊可歌可泣的抗戰記憶;青少年話劇《何以永恆:帥府名人的抗戰往事》在廣東省廣州市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上演,該話劇取材于抗日戰爭時期帥府人物抗戰事跡;“抗戰歷史是中華民族共同的記憶,我們要銘記歷史,攜手傳承抗戰精神,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臺胞劉先生13日在“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海峽兩岸(石牌)交流座談會”上的發言,引發在場兩岸人士共鳴;在我們村就一直流傳著一個小八路堅守糧庫秘密英勇就義的故事。偉大的抗戰精神已經凝固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中,凝固在我們每個中國人的思想基因中,傳承抗戰精神,實現強國復興,是我們必須完成的使命。

  歷史血淚不敢忘記,抗戰精神激勵奮進。我們用行動踐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故事分享會在廣州舉辦;《山河為證》8月15日在上映,該片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作為東方主戰場,中華兒女血祭軒轅、死生契闊、奮勇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偉大史詩。作為公民,我要把抗戰精神滲透到我的生活中。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是最好的清醒劑,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不忘血淚傷痛,都應該用抗戰精神奮鬥自強,用實際行動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殷建光)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