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財評|大力發展服務消費 滿足人民群眾“新剛需”
在政策支持和供給創新雙重推動下,消費市場展現出較強的韌性和充足的動力。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1—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4238億元,增長4.8%,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2%。其中,旅遊咨詢租賃服務類、交通出行服務類、文體休閒服務類零售額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下個館子、看個電影、觀摩一場體育賽事、出門旅遊、請家政人員做保潔、為家中幼兒和老人請一個看護人員……這些日常生活中的服務需求已經成為當下的“剛需”。隨著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逐步增強,消費結構不斷轉型升級,消費形態逐漸由商品消費為主向商品和服務消費並重轉變。2024年,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達46.1%,對居民消費支出增長貢獻率達63%。服務消費已經成為提振消費的顯性驅動力和重要抓手。
不同于商品消費的標準化,服務消費更加多樣化、個性化,因此,服務消費供給市場的空間也更大。餐飲住宿、家政服務、養老托育等屬于傳統的基礎服務消費,需要加強普惠性、做好標準建設;文化娛樂、體育、旅遊等屬于改善型消費,需要挖掘潛力、提高品質;數字消費、健康消費則屬于新型服務消費,政策支持和引導更為迫切。
2024年8月,《國務院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要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服務消費需求,並針對優化和擴大服務供給、釋放服務消費潛力做出了具體部署。今年3月,《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印發,把“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作為提振消費的一項重要工作。增開銀發旅遊列車、促進家政服務消費擴容升級、支持普惠托育服務體係建設、促進健康消費……今年以來,一係列細化舉措漸次落地,多維度引導服務消費發展。
近期,我國發布了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支持的范圍包括餐飲住宿、健康、養老、托育、家政、文化娛樂、旅遊、體育等8類消費領域,大多數都是屬于服務消費范疇,通過財政和金融的聯動,從供需兩個方面支持促消費、擴內需。
服務消費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關係到生活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在政策引導和各方聯動下,服務消費供給不斷增加、消費場景創新層出不窮,有望多維度滿足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推動服務消費成為當前和今後促進消費的重要引擎。(央廣財經評論員 邵藍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