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穩中有進 展現韌性活力——讀懂7月我國經濟運行態勢
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國民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發展態勢,生產需求持續增長,就業物價總體穩定,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淩暉在發布會上介紹,總的來看,7月份宏觀政策發力顯效,國民經濟克服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和國內極端天氣等不利影響,保持穩中有進發展態勢,展現出較強韌性和活力。
生產供給穩定增長
工業生產較快增長,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發展較好。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付淩暉說,分產品看,3D打印設備、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4.2%、24.0%、17.1%。
這是位于合肥市肥西縣的江淮汽車尊界超級工廠內的自動化焊接生產線,該工廠是江淮汽車攜手華為專門為尊界品牌打造的工廠。新華社發
這是位于合肥市肥西縣的江淮汽車尊界超級工廠(無人機照片),該工廠是江淮汽車攜手華為專門為尊界品牌打造的工廠。新華社發
走進江淮汽車集團與華為攜手打造的尊界超級工廠車身焊裝車間,機器人靈活進行高精度焊接作業,全車四門安裝只需102秒。尊界超級工廠負責人魏大衛向記者介紹,總裝車間12條生產線有質量控制點超1.5萬個,AI算法識別可以實現制造過程核心點100%可追溯,每一輛車的制造過程會自動形成數字檔案。
“華為派出專門的研發團隊與江淮技術中心深度合作,江淮也投資了近40億元,用于生產端的智能化建設。”安徽省肥西縣投促中心副主任高繼武說,老牌車企的制造生產能力,搭載科技型企業的研發和品控體係,可以實現新能源高端車品牌的市場突破。
2025年7月1日在合肥市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蔚來第二工廠拍攝的新能源汽車生產線。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參觀者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展覽現場中國南方電網展區拍攝“悟空”帶電作業機器人(2025年7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浩明 攝
中汽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1至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雙超820萬輛,市場滲透率進一步提升至45%。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周宇在採訪中說,以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繼續壯大,7月增速分別達到9.3%和8.4%。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深度融合,正加快推動產業結構優化,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消費投資保持增長
數據顯示,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7%,其中商品零售額增長4%。1-7月份,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2%,增勢總體平穩。付淩暉介紹,暑期居民出遊需求集中釋放,各地積極發展文旅消費新模式,以多元化供給為擴大消費注入新動力,體育賽事、電影、演出市場比較活躍,文旅休閒等相關消費較快增長。
7月6日,在江蘇淮安舉行的2025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第六輪比賽中,常州隊球迷為球隊加油助威。新華社發(劉臻睿攝)
7月5日,在江蘇南京舉行的2025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第六輪比賽前,球迷在場外的文化市集觀看表演。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近段時間以來,在江蘇各地,以“蘇超”(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賽事為紐帶,推出了“第二現場”、免費暢遊景點、海量優惠券等超值“寵粉”福利,點燃了文旅消費新活力。
“聯賽吸引了很多外地球迷來淮安,我們在平臺上銷量就特別好,從線上流量到線下,客流比平時多了近四成。”餐飲店工作人員鄭茹告訴記者,“蘇超”帶來了更多客流和銷量。
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效應持續釋放。“1-7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6%。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效應持續釋放,繼續支撐投資增長。1-7月份,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15.2%,保持較快增長。”付淩暉說。
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和靠上服務等多措並舉,推動企業大型生產設備以舊換新。當地大項目推進服務中心主任王振方介紹,在政策推動下,企業設備更新積極性高漲,工業技改投資呈現良好增長態勢,今年1至5月份同比增長10.7%。
外貿韌性持續彰顯
7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39102億元,同比增長6.7%。其中,出口23077億元,增長8.0%;進口16026億元,增長4.8%。付淩暉說,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各地區、各部門加大穩外貿力度,廣大外貿企業積極作為,主動積極拓展外貿空間,貨物進出口持續增長,7月份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6.7%,比上月加快1.5個百分點。“我國外貿多元化發展持續推進,1-7月份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同比增長5.5%,繼續快于全部進出口增速。”他說。
在全球增長最快的航空貨運樞紐之一的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記者看到一派忙碌景象。今年以來,機場定期往返貨運航線已增至20個國家30條。烏魯木齊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邊防檢查處副處長沈朝說,今年以來口岸新開了伊斯蘭堡、貝爾格萊德、布加勒斯特、納沃伊、亞的斯亞貝巴5條貨運航線。“我站已保障出入境貨運航班2700余架次,同比增長548%。”
河南省洛陽市伊濱區被譽為“中國鋼制家具之都”,1000余個品種的鋼制家具銷往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日前,記者來到洛陽合豐辦公家具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這家企業新投入了大型設備,生產效率能提升20%。公司總經理郜松凱在採訪表示,依托產品高性價比和種類多樣化,外貿訂單不受國際營商環境影響。
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研究員于光軍說,在國家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開放的背景下,各產業的市場競爭力逐步增強,出口表現較強韌性。“綜合來看,我國經濟整體穩定以及重點行業的持續發展,既表明我國經濟基本盤能夠扛住壓力,也彰顯了推動長期發展的動力依然強健。”于光軍說。
2025年7月2日,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南港碼頭,一批新能源汽車駛向一艘滾裝貨輪。新華社記者 楊有宗 攝
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最新預計,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上調0.8個百分點,反映出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在增強。“展望下階段,盡管經濟運行中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但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宏觀政策發力顯效,各方面積極作為,市場需求擴大,新質生產力發展,市場活力提升,將有力支撐經濟平穩運行,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付淩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