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經濟正當“夏” “綠水青山”釋放文旅消費新活力
央視網消息:這個暑期,貴州憑借涼爽的氣候以及豐富的旅遊資源,吸引大批遊客前來避暑遊玩。
走進貴州畢節百里杜鵑管理區橋頭社區,群山環抱間,一棟棟民居錯落有致。這里平均海拔1600多米,夏季平均氣溫只有19℃。憑借宜人的氣候條件,這里成為夏季避暑旅遊的熱門選擇。
除了民宿,不少遊客也選擇房車露營。為了給駕駛房車的遊客提供便利的停車點,當地特意將一處停車場臨時調整為房車露營地,不僅配備標準化車位,還提供水電補給、垃圾清運等配套服務。這段時間,已有700輛房車前來停靠。
在貴州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暑期期間,不少中小學生來這里探索自然的奧秘。他們通過觀摩石上森林與水上森林、實地體驗洞穴環境等形式,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過程、學習生物多樣性知識及動植物對生態係統的重要作用。
福建壽寧:遊客慕名來避暑 村民吃上“旅遊飯”
眼下,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的韶托村正是避暑遊的好去處。那里群山疊翠,因為海拔較高,氣候也涼爽宜人。近幾年來,當地通過生態修復和水係治理,不僅重現了水清岸綠的生態畫卷,還盤活了綠色資源,這個小山村煥發出了綠色新活力。
走進壽寧縣清源鎮的韶托村,一幅如詩如畫的鄉村美景呈現在眼前。湛藍的天空下,碧波蕩漾的小托水庫鑲嵌在青山綠野間。微風拂過,泛起層層漣漪。別致的民居和露營帳篷在山間錯落分布,濱水步道沿湖蜿蜒。湖光山色和涼爽的氣候吸引著許多遊客前來避暑。
遊客們的良好體驗源于近年來當地不斷推進的生態環境改造工程。從2016年開始,當地啟動了全面的庫區生態環境整治,同時還開展了庫區水域擴容,完善河湖基礎管護設施建設,隨著環湖濱水步道與森林棧道陸續建成,小村莊的環境發生了大變化。
景色變美了,遊客變多了。韶托村還不斷升級村里的文旅產業,比如廢棄的水庫管理房被改造成了咖啡廳,閒置的荒塘則打造成了露營區,此外還引入垂釣、遊湖、草坪音樂會等文旅業態。據統計,今年以來,韶托村共接待遊客超15萬人次,不少村民在家門口就吃上了“旅遊飯”。
江蘇太倉:以荷為媒 串聯逛吃新玩法
眼下,正是江南“水八仙”之一蓮藕的採挖旺季。在江蘇太倉雙鳳鎮勤力村,300畝荷塘迎來了豐收,藕農們忙著採挖鮮嫩的蓮藕,而塘邊的特色荷花咖啡、荷花宴和荷花市集,則吸引不少市民、遊客前來感受這份限定的荷香和煙火氣。
一大早,在雙鳳鎮勤力村的荷塘里,挖藕師傅正在“水下摸金”,他們手上動作不停,大篷布上的蓮藕高高堆起,一早就收了1500斤。很快,剛出泥的新鮮蓮藕就被批發商裝車運走。
在這片300畝的荷花塘中,一家荷花主題的咖啡館成了新晉打卡地。遊客既可賞荷,又能品荷。
此外,村里的民宿還推出了“荷花宴”,食材大多取自荷塘的嫩藕、鮮蓮子等。將鮮嫩的荷花瓣裹上薄面糊,炸至金黃,外酥里嫩,荷香牛肉、涼拌荷芽等一道道以“荷”為魂的創意美食別具風味。
華燈初上,“荷花夜市”準時開市。種類豐富的農產品吸引著遊客爭相購買。其中,扎花攤位最火爆,人們攥著剛買的荷花,似要把詩詞里的“荷風”直接捧回了家。
從清晨藕農的汗水,到荷花夜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當地以荷花為紐帶,不僅延長了農產品產業鏈,更催生出鄉村文旅新場景。這片荷塘,光蓮藕、蓮子等農產品,每畝就能增收2000元,一年給村里帶來120多萬的集體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