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人民財評:持續深化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聯動

2025-09-21 00:41: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十四五”期間,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速融合,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日前,科學技術部發布了“十四五”期間我國科技創新的總體情況,五年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科技事業沿著既定發展方向穩步推進,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了強大的科技動力。

  科技成果轉化一頭連著科技創新,一頭連著產業創新,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徑。“十四五”以來,我國科技成果轉化水平又上新臺階,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24年達到6.8萬億元。

  企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帶動高新技術產業持續壯大。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較“十三五”末增長42%,“三新”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達18%,創新驅動下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態勢明顯,為新質生產力發展奠定了產業基礎。作為創新與產業融合的主體,企業在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中的主導作用不斷凸顯,研發投入佔比超過77%。2024年,524家中國大陸企業進入全球工業研發投入2000強,佔上榜企業比重為26.2%,較2020年增加4.8個百分點;高新技術企業超過50萬家,較2020年增加83%。在產學研深度融合下,科技創新快速落地為產業競爭力,成為新質生產力培育的核心力量。

  重大科技成果持續涌現,前沿科技正在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天宮”空間站常態化運營推動航天產業鏈協同發展,帶動上下遊材料、電子、機械等領域技術突破;“嫦娥六號”月背採樣返回促進深空探測技術產業化,催生航天器研制、深空探測裝備制造等新產業增長點;C919大飛機商業飛行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推動我國航空工業體係完善,帶動航空材料、航空發動機等關鍵領域創新升級。這些成果不僅實現了關鍵技術從“跟跑”到“並跑”“領跑”的跨越,更構建起“科技創新突破—產業轉型升級—新質生產力培育”的良性循環,讓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有了堅實的技術支撐與產業載體。

  一係列成就源于管理機制變革。五年間,我國科技管理體制持續重塑,中央科技委員會的成立與科技部的重組強化了統籌協調;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升,2024年全社會研發投入超3.6萬億元、研發人員總量居世界第一,基礎研究與國家綜合創新能力顯著進步;科技成果惠及民生,農業、健康、環保等領域創新切實改善生活品質;科技體制改革深化,“揭榜挂帥”等模式與人才、金融政策釋放創新活力,為科技事業發展築牢基礎。

  “十四五”期間,我國科技事業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未來5年是推進科技強國建設十分關鍵的攻堅期,我們需持續深化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聯動,聚焦核心技術攻關,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完善創新生態,讓融合成果更好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為科技強國建設與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