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突破、首座投運!多領域重點工程傳來好消息
新疆大石峽水利樞紐下閘蓄水
黃土高原萬噸油田建成投用
15米口徑亞毫米波望遠鏡啟動建設
全國首座500千伏全自主可控變電站投運
剛剛過去的周末
大國重器捷報頻傳
一批突破性成果集中亮相
展現硬核實力!
世界最高、歷時近六年!新疆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下閘蓄水
9月20日,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新疆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正式下閘蓄水。這一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砂礫石壩,正式從建設施工階段全面轉入運行準備階段。
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位于天山西部的新疆阿克蘇地區庫瑪拉克河中下遊的大石峽峽谷處。大壩創造了混凝土面板砂礫石壩建設的世界紀錄——最大壩高247米,相當于80多層樓高,壩體填築量達1890萬立方米,可填滿7000多個標準泳池。
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于2019年11月全面動工,2024年12月大壩完成填築封頂,計劃2026年全面完工並投入運行。
日產10000噸!黃土高原建成萬噸大油田
9月20日,長慶油田第二採油廠日產原油首次突破10000噸,達10039噸,為我國原油增產和能源安全提供重要支撐。
該廠依托“水平井+體積壓裂”等技術,成功突破低滲透油藏開發瓶頸,實現頁岩油規模效益開發,推動隴東黃土垣從“多井低產”邁向“少井高產”。
目前,第二採油廠已在慶陽革命老區建成10個低滲透油田和5個千噸級採油作業區。
我國首臺15米口徑亞毫米波望遠鏡啟動建設
9月20日,我國首臺自主研發的15米口徑亞毫米波望遠鏡(XSMT)在青海德令哈雪山牧場正式啟動建設。該望遠鏡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牽頭研制。其15米口徑的高精度天線面板支持高頻段亞毫米波觀測、配備大視場多色相機、三波段超外差接收機等先進設備,支持寬頻段、廣視場、高靈敏度的觀測能力。
△15米口徑亞毫米波望遠鏡渲染圖
亞毫米波可穿透宇宙塵埃,捕捉可見光和近紅外無法觀測的現象,揭示星係形成與演化的規律,還可追蹤生命相關分子的起源線索,對研究恆星和行星的孕育將具有重要作用。
△15米口徑亞毫米波望遠鏡渲染圖
建成後,XSMT將推動我國在星係演化、銀河結構、星際化學等前沿領域實現突破,並將成為大氣科學、大容量星地通信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應用平臺。
提升新能源送出能力!全國首座500千伏全自主可控變電站投運
9月20日,全國首座500千伏全自主可控新一代變電站——西泉變電站在遼寧投運。 西泉變電站首次實現了電氣、保護設備的核心材料、關鍵芯片、操作係統、數據庫乃至技術標準體係的全鏈條國產化,提高了電網安全和遼北地區新能源電力送出能力。
西泉變電站投運後,可滿足超過200萬千瓦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並網需求,大幅度提升新能源的送出能力。
一項項大國工程拔地而起
一次次技術突破振奮人心
讓我們共同期待
更多激動人心的好消息
為創新的中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