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躲稅遷廠印度 轉眼卻遭更高關稅 美小企業主叫苦連天
美國關稅政策正對美國小企業帶來生產經營危機,導致成本劇增、供應鏈斷裂、創新受阻和市場競爭力下降,迫使企業裁員甚至面臨市場淘汰的風險。當地時間9月18日,大約100名小企業主聚集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控訴特朗普政府徵收的廣泛關稅對其生計造成的影響。
自今年年初以來,特朗普政府對幾乎所有貿易夥伴徵收了10%的全面關稅,同時對歐盟和越南等數十個經濟體徵收了更高的關稅,還對鋼鐵和鋁等特定行業的進口產品徵收了專門的關稅。
許多美國小企業說,它們難以跟上特朗普政府瞬息萬變的政策。
旅行用品品牌“蠶繭”公司美國分公司的總經理特拉維斯·麥克馬斯特將更多的產品制造業務從中國轉移到了印度。但是隨後,美國對許多印度產品徵收的50%關稅生效,超過了今年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
麥克馬斯特希望制止這些快速的變化:“我們的生意不是隨心所欲經營的,我們的國家也不應該是。”
參加集會的小企業主還紛紛表示,他們已經感受到經濟壓力。
銷售泰國咖喱和醬汁的邁克爾·比希說:“我們現在被迫支付的關稅使得我們基本無法繼續經營下去了。”由于關稅侵蝕利潤,他已停止從泰國訂購新產品,並預計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他可能會破產。
在得克薩斯州經營一家箱包店的蒂法妮·威廉斯呼吁,貿易政策應該更具可預測性。她說,她店里銷量排名前20的品牌中有17個漲價了,佔其生意的很大一部分,給業務前景增加了不確定性。她還說,客戶可能不會接受更高的零售價格。
目前,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正面臨法律挑戰。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8月維持了下級法院的裁決,即特朗普動用緊急經濟權力對來自多個國家的商品徵收全面關稅是越權行為。但法官們允許這些關稅保持到10月中旬,以便特朗普將這場較量訴諸最高法院。今年11月5日,最高法院將會聽取關于特朗普的全球關稅合法性的口頭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