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築金色夢想堶馬拉維民眾分享豐收的喜悅:“感謝中國專家傳授給我們這項技術”
金秋時節,稻谷飄香。今年9月23日是中國農民豐收節,遠在海外的中國農業技術專家們正在世界各地辛勤勞作,他們將中國技術和中國經驗帶到多個國家和地區,為當地農作物的增產豐收貢獻力量。
馬拉維位于非洲東南部,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經濟作物包括咖啡、茶葉、棉花、甘蔗等等。
2024年10月,中國-聯合國糧農組織-馬拉維南南合作第二期項目專家組7人抵達馬拉維,分別在南部的布蘭太爾和首都利隆圭的農業研究院,開展果實、蔬菜、豆類及動物疾病預防等方面的研究和培訓工作。
就農業種植而言,中國農業專家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通過改進種植方法提高玉米、大豆等的產量,在當地開展育苗培育、播種指導等工作。中國農業技術保證了瓜果的成活率,節約了種子,得到了民眾的普遍稱讚。
沈志萬:剛開始我們進行推廣的時候,比如西紅柿扦插,當地的老百姓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傳統都是採用種子育苗的方法,而我們是直接進行西紅柿扦插。當看到西紅柿長出來以後,他們感到很滿意,說中國的方法就是好。我們通過自制的營養缽工具來教他們,他們以前從沒見過這種方式,育苗的成活率高,生長情況良好,他們都很滿意。
沈志萬向馬拉維農業部官員介紹花生窄壟雙行栽培技術
目前,專家組已經完成一期農業機械培訓班,完成多形式的果蔬嫁接、蔬菜育種、有機肥生產以及西紅柿扦插、旱作物窄壟雙行栽培新技術的指導和培訓。
沈志萬:目前我們的果樹已經長出了幼苗,聯合國糧農組織在南部的基地進行了推廣和培訓,推廣了我們的柑橘,目前來說嫁接柑橘苗長勢良好,看到了豐收的希望。我們推廣的種子拌土均勻播種法,青菜出了苗有了收獲,他們拿到市場變現以後感到非常高興,專門把第一茬青菜送到了我們駐地表示感謝。
馬拉維農業研究院畜牧研究所負責人朱迪思·戈迪表示,通過中方專家傳授的蔬菜播種技術,她在農場收獲了中國品種的蔬菜,市場銷售很好,最近一天之內她的兩筐蔬菜很快就銷售完畢。
朱迪思·戈迪:中國專家教會了我們一項新技術——如何在容器中種植蔬菜。現在,我成為了一名快樂的農民,因為我能夠出售自家後院種植的蔬菜。感謝你們傳授給我們這項技術。
當地農民在中國專家的指導下種植中國品種的大白菜,收獲後露出喜悅的笑容。
多年來,沈志萬曾經在貝寧、巴布亞新幾內亞、格林納達和斐濟等國家和地區從事農業援助工作。他深知“授之以漁”的重要意義,真切體會到了馬拉維民眾對農業新技術的渴望。
沈志萬:無論是咱們中國和非洲國家的雙邊合作,還是中國通過糧農組織的三方合作項目,我覺得能夠增強他們的能力建設,擴大產能,真正讓老百姓受惠,這對于增進中非雙方的了解和友誼是非常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