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各地打開方式很“新”!
今天(27日)是國際旅遊日。國慶、中秋將至,國內旅遊市場熱度升溫。點擊視頻↓↓↓
這個長假,被稱為“今年冬季旅遊前最佳長線出遊窗口期”。從本周開始,全國國慶文旅消費月啟動,各地將在消費月期間發放超過3.3億元的消費補貼,讓這個長假更具含“金”量。
各地花樣整活,打開方式讓人眼前一亮。有的深化“票根+服務+場景+消費”模式,讓遊客憑借一張票“玩轉”一座城,享受多項專屬優惠。有的打造“場景+文化+體驗”的復合型文旅產品,比如結合非遺展演,帶給遊客沉浸式體驗。
不少景區還開啟升級版的“科技賦能”。從機器狗與遊客趣味互動,到外骨骼機器人助力遊客登山,再到春晚同款扭秧歌機器人將為遊客獻藝,都讓人感受到,科技已不再是旅遊的點綴,而正在成為旅遊體驗本身。
整體看,各地不僅掏心掏肺掏“家底”,還更加突出場景創新,更加強化科技賦能,更加注重遊客體驗,讓遊客從看風景轉向“玩”場景,從打卡到此一遊轉向深度多元消費。
國慶假期臨近,銀幕盛宴也將“開席”。日前,國慶檔片單在京發布,題材涵蓋歷史、奇幻、喜劇、動畫等多個類型,為觀眾提供多元化觀影選擇。
不久前,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發文提出,“增加優質服務供給”。政策發力、措施給力,大家將玩出花樣、玩得舒心,一起期待國慶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