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採觀察堶活力拉滿!節前促消費熱度提前升溫
當國慶假期遇上中秋節,長達八天的“超級黃金周”,相信大家已經非常期待了!最近,我看到很多網友不僅曬出“拼假”、旅行計劃的朋友圈,還分享了很多要給家人帶回去的禮物。這幾天我去了很多大型商超、農貿市場,貨品豐富、供應充足,看著很眼饞也很安心,當然還有不少促消費係列活動,這些都讓這股提前到來的消費熱潮“煙火氣”十足。
不過,我想大家最期待的還是出遊。多家在線旅遊平臺的報告顯示,今年的國慶中秋假期出遊人次超過去年。我也特意去刷了下網友的留言,從古城巷弄的中秋賞月路線,到廣袤草原的國慶日出攻略;從親子家庭的主題樂園行程,到年輕群體的小眾徒步計劃,每一份攻略背後,是快樂,更是大家對消費市場“服務更優、體驗更精、價值更高”的期待。
實際上,假日消費的核心終究是服務消費。作為服務經濟的延伸,體驗經濟正深刻影響著大家的出行選擇,其中,情緒價值的滿足、時間效率的保障與性價比的平衡,已成為決定出行決策的三大關鍵要素。要精準對接並滿足這些核心需求,政策層面的主動發力提供著重要支撐。
這幾天,各地正通過發放消費券、提供消費補貼等方式,精準對接並滿足消費者需求。就在9月25日,2025年全國國慶文化和旅遊消費月啟動。從9月下旬持續至10月下旬,全國各地將舉辦超2.9萬場次文旅活動,發放超4.8億元消費補貼,將充分釋放以這個超級黃金周為引領的第四季度經濟活力。而在此前,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幹政策措施》,明確提出優化消費環境、推動提質惠民,更為假日經濟注入確定性。
值得關注的是,“票根經濟”與“賽事經濟”也將成為此次國慶中秋假期促消費的新亮點,成為激活城市消費的新引擎。
例如,繼“蘇超”爆火後,各地紛紛推出本地“草根賽事”吸引客流。四川將推出“跟著‘川超’遊四川”活動,發放總價值超5000萬元的“賽事門票+景區門票+住宿優惠”係列“大禮包”,同時開設主題旅遊巴士與旅遊專線,實現“一場比賽、多城聯動”的無縫銜接;湖北推出省級常態化票根綜合服務小程序,遊客上傳高鐵票、演出票、景區門票等票據即可兌換酒店優惠、文創禮品等;上海更是將“票根經濟”寫入《上海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
無論是降低出行成本,還是提升遊玩體驗,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大家度過一個充實又快樂的假期。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多部門協同發力——唯有通過精準補位、智慧賦能與細節優化,構建起全鏈條、高品質的服務體係,才能切實保障大家安心回家、開心度假。
晶採觀察,下期見!
編審:伍剛
統籌:王薇 趙凈 劉娜
記者:王晶
拍攝:沈傑輝
剪輯:徐樂佳(實習)
設計:湯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