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青春華章堶荔枝網評:奔流水脈載家國 青春浩蕩向未來

2025-09-29 10:11:00
來源:荔枝新聞
字號

  水是江蘇的靈魂,青春是時代的脈搏。2025“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網絡主題採訪採風活動走進江蘇十三城,以鏡頭與筆,捕捉水脈與青春交織的時代回響,展現“水韻江蘇”背後的家國情懷與發展智慧。

  千年工巧“活”在當下,是江蘇水脈最動人的傳承密碼。江蘇已有4項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這些水利設施凝結著先民智慧。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已有1700多年歷史,作為秦淮河上遊重要的灌溉與防洪調蓄工程,其8項核心遺產仍保持原有功能,通過築塘成湖、雙向水閘調控等智慧設計,不僅灌溉著7.7萬畝農田,更有效緩解了低洼地區易澇易旱問題。這種“活著”的傳承,不僅體現了江蘇對歷史水利智慧的珍視,更彰顯出“古為今用”的發展思路。不搞大拆大建,而是通過關閉污染宕口、改造景觀等舉措修復生態,讓千年水脈始終與民生需求同頻共振。這背後,是對水資源的深刻理解:水脈不僅是自然資源,更是承載文化、連接古今的精神紐帶,守護水脈,就是守護歷史根脈與民生福祉。

  

  句容赤山湖

  生態畫筆繪就水韻新卷,是江蘇水脈最鮮明的時代底色。金湖“執生態之筆繪水韻新卷”的實踐,正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縮影。當地通過係統治理,讓曾經的生態痛點變身風景亮點,而這樣的治理智慧在江蘇處處可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正加緊推進,擴建後的淮安樞紐將承擔防洪、排澇和通航多重任務;蘇州吳淞江整治工程則瞄準百年一遇防洪標準,通過界浦港大孔閘等設施提升太湖洪水外排能力。這種“治污+防洪+興利”的係統性思維,實現了“江河安瀾”與“民生改善”的雙贏,讓水脈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引擎。

  青春浩蕩逐水而行,是江蘇水脈最澎湃的發展動能。60多位來自中央新聞網站以及新媒體平臺、全國主要省級新聞網站及商業網站的骨幹網評員、記者以及網絡主播分三路走遍江蘇全境,從淮安“劉老莊連”紀念園感受紅色水脈中的精神力量,到揚州江都水利樞紐見證現代水利工程的科技力量,再到蘇州平江路歷史文化街區觸摸水脈中的人文溫度,通過“青春激蕩山河”等網絡話題,讓“水韻江蘇”的故事傳遍全網。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青年建設者們,用智能安全帽係統、鋼筋自動化生產線等技術賦能施工,既節約人力成本又提升效率;句容的年輕文化工作者則通過赤山湖灌溉工程展示館,讓千年水文觀測歷史走進大眾視野。青春力量的參與,讓水脈不僅有“歷史的厚度”“生態的廣度”,更有“時代的熱度”,成為連接青年與家國、個人與時代的橋梁。

  萬里水脈奔涌不息,青春華章續寫新篇。江蘇的水脈,是歷史的見證,是生態的載體,更是青春的舞臺。未來,我們期待更多青年投身水脈保護、生態建設與文化傳承,在江淮大地書寫出更加壯麗的青春答卷。(王小東)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