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創多個世界之最!一組數據看我國“十四五”水利發展成就

2025-09-29 20:33: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水利高質量發展成就,並答記者問。

  “十四五”期間,我國水利建設取得哪些新進展?一組數據看水利成果如何守護你我!

  我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

  水利基礎設施體係

  水利部部長李國英介紹,“十四五”以來,我國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

  2022年水利建設完成投資首次邁上萬億元大臺階,並連續3年突破歷史紀錄。2024年達13529億元,預計“十四五”水利建設完成投資超5.4萬億元,是“十三五”的1.6倍。

  “十四五”以來,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172項,水利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係統集成加快優化。

  截至2024年底,我國共建成水庫9.5萬座、大中型調水工程200項、大中型灌區6924處、堤防31.8萬公里,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礎設施體係。

  我國已建成9.5萬座水庫

  類型、數量等均居世界首位

  發布會上介紹,目前,我國已建成9.5萬座水庫、總庫容超過1萬億立方米,我國水庫的類型、數量、高壩數量均居世界首位。

  “十四五”以來,實施水庫除險加固17994座,2022-2024年,首次實現了連續3年全國各類水庫無一垮壩。全面啟動12座智能大壩建設試點,“十四五”以來,全國現代化水庫運行管理矩陣平臺基本建成,大幅提升了安全風險感知預報能力。數字孿生三峽、丹江口、小浪底、大藤峽投入實戰應用。

  我國已建成世界上服務人口最多的

  農村集中供水體係

  發布會上介紹,我國強化水質保障,推動從“有水喝”向“喝好水”轉變,從源頭到龍頭的水質保障體係加快完善。99.6%的鄉鎮級水源保護區完成了劃定,加強了有關保護;會同財政部安排了中央資金22億元支持凈化消毒設施設備“應配盡配”,農村供水的水質在持續提升。

  我國已建成了世界上服務人口最多的農村集中供水體係,成為全球改善農村人口飲水狀況力度最大的國家。預計到“十四五”末,全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將達到96%。

  “十四五”末

  國家水網覆蓋率預計達80.3%

  水利部部長李國英介紹,我國建設了一大批水源工程、調水工程、灌區工程,預計“十四五”末國家水網覆蓋率達80.3%,耕地灌溉面積達10.9億畝,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6%,為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糧食穩產豐收、城鄉居民安居樂業提供了水資源保障。

  在我國經濟總量連跨大臺階、糧食產量連年豐收的情況下,用水總量實現零增長,2024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十三五”末分別下降17.7%和23.6%,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從“十三五”末的0.565提高到0.58。

  多條斷流河全線貫通

  我國重點河湖生態流量達標率達98.6%

  水利部部長李國英介紹,我國實施了母親河復蘇行動,斷流百年的京杭大運河、斷流27年的西遼河、斷流26年的永定河等一批河流全線貫通,重點河湖生態流量達標率達98.6%,整治“亂佔、亂採、亂堆、亂建”問題14萬個,河湖面貌發生新變化。

  海河流域30條斷流的河流恢復流動,京津冀治理區淺層地下水和深層地下水較“十三五”末分別回升3.29米和7.67米,102眼幹涸的泉眼實現復涌。預計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4萬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達73%。

  “十四五”以來

  我國戰勝3981條河流超警以上洪水

  會上介紹,“十四五”以來,我國不斷完善水旱災害防禦體係,戰勝了3981條河流超警以上洪水,有效應對了長江、珠江等流域嚴重旱情,有力保障了旱區群眾飲水安全和灌區農作物灌溉用水需求。

  水利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時期,我國七大江河洪水調蓄能力達2104億立方米,都具備防禦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洪水的能力。我國各類水文測站數量達到13.3萬處,基本實現了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有防洪任務的中小河流全覆蓋。

  “十四五”以來,調度運用大中型水庫25311座次,攔蓄洪水5264億立方米,洪澇災害損失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由“十三五”的0.28%下降至0.18%。

  全國大江大河洪水預見期

  從3天延長到10天

  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介紹,目前全國大江大河洪水預見期從3天延長到10天,為成功抵禦珠江流域北江1915年以來最大洪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等提供了有力支撐。我國目前已實現對全國重點河湖268個生態流量控制斷面監測預警。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