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簽“朋友圈”擴大 “中國遊”持續火爆
近年來,隨著不斷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我國的免簽“朋友圈”不斷擴充,過境免簽政策與區域性免簽、單方面免簽、互免簽證等政策互相協調、梯次互補,讓“China Travel”持續火爆。
今年2月,東盟國家旅遊團入境西雙版納144小時免簽政策正式生效。新政策刺激下,西雙版納半年多內迎來了近百個東盟國家旅遊團。
他們都喜歡哪些風景?體驗什麼項目?一起跟隨記者的鏡頭來了解。
一名叫坎洪的遊客來自老撾南部地區。他告訴記者,這已經是他第四次來中國,之前去過北京、上海、重慶等大城市旅遊。盡管聽說西雙版納的風景很美,還和老撾山水相連,但一直沒有機會來。
老撾旅遊團遊客 坎洪:我們很想來,但是原來簽證辦理比較麻煩,現在有東盟國家旅遊團入境西雙版納的免簽政策,簽證程序簡單。這次就和親戚朋友一起組團過來了。我一直以為出遠門坐飛機是最方便的,現在發現坐中老鐵路過來,也很方便,舒適又安全。
為了服務好東盟國家旅遊團的遊客,西雙版納當地公安、邊檢、文旅等部門建立起了協作機制,旅遊團可以提前通過信息申報係統申報入境團隊和遊客信息,加快現場證件核驗等過程,提升通關效率。同時,當地還推出了風情共鳴、尋根訪源、文化體驗等多個主題共18條特色旅遊路線,更好地讓東盟國家旅遊團的遊客感受民族風情。
總臺央視記者 宋昨:通過東盟國家旅遊團免簽政策入境的外國遊客,大都是中老年群體,不同于年輕人熱衷于熱鬧的集市和刺激的活動,他們更在意的是尋訪西雙版納獨特的民俗文化,感受民族傳統與現代融合的氛圍。
曼賀納自然村寨,是當地最古老的傣族村寨之一,保存著較為完好的傣族幹欄式建築和文化習俗。
坎洪說,這是他們最期待的打卡點之一。坐上傳統織布機,體驗傣族織錦技藝;拿起手刻貝葉經,觸摸傣族傳統文化;走進傣族民居,休憩品茶……漫步之間,獨特又相似的文化,讓坎洪他們感觸良多。
老撾旅遊團遊客 坎洪:和大城市相比,我更喜歡這邊的民族風情。這些是我記憶里小時候見過的風景,在老撾已經很久沒見過。來這里就和回到以前自己的家一樣。這里傳統房屋保護得很好,現代建築很有民族風格,傳統和現代融合得很好。
4天的行程里,他們看過了西雙版納的原始森林、感受了熱鬧的夜市。離別之際,坎洪告訴記者,他覺得中老鐵路就像兩國之間的一條動脈血管,會不斷促進兩國之間的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希望以後有機會還能再來中國,體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多項免簽政策疊加
西雙版納入境遊客攀升
如今,一係列免簽政策的紅利不斷疊加,再加上中老鐵路的持續火熱,西雙版納成為不少東盟國家遊客中國行的首站。
入境遊客攀升之下,當地旅遊市場的活力充分釋放。
馬來西亞遊客 鎵汶:我們這次來西雙版納,第一次認識到傣族和哈尼族,他們的文化很獨特,讓我們想更多去了解。
新加坡遊客 艾迪生:只要有一個手機在手,幾乎能解決任何問題。酒店附近有很多商場,樓下附近到處都有小吃店,非常方便。
今年以來,截至9月28日,磨憨邊檢站累計驗放外國籍人員105萬余人次,相比去年同期上升29.3%,其中東盟國家出入境人員104萬余人次,相比去年同期上升29.2%,東盟國家旅遊團96團1100余人次。出入境事由排名前三的分別是觀光旅遊、探親訪友和會議商務。
西雙版納小語種導遊實現家門口就業工作
隨著入境遊客攀升,西雙版納小語種導遊的需求也不斷增長。
丁海忠是西雙版納本地人,也是當地的一名老撾語導遊,之前他一直做的都是出境遊業務。2021年,隨著中老鐵路開通,東盟國家遊客增多,看好在家門口就業工作的機會,他開始將事業重心轉回國內,接待入境遊客。
西雙版納老撾語導遊 丁海忠:作為外語導遊,收入是增加的。我們服務于外國友人,把自己的家鄉推出去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
丁海忠告訴記者,為了能把家鄉宣傳好,他把所有的景點都認真走了一遍,想著怎麼用外國遊客能夠聽懂的方式,把這些地方的故事講好。
西雙版納老撾語導遊 丁海忠:比如我們專注于東南亞國家遊客喜歡的景點介紹,需要學習一些知識。我們不能傳統地按照國內導遊的講解方式去講解。國與國之間在民族服飾、飲食文化上有很大差異,雖然說相近但不相同,我們需要把這些文化正確地去講解,讓他們更好地了解我們國家。
1—8月西雙版納旅遊外匯收入持續增長
不僅是導遊行業,在入境遊的帶動下,整個西雙版納旅遊業的市場活力得到釋放,當地文旅部門公布的快報數據顯示,今年1—8月,西雙版納全州接待國內外旅遊者5242.50萬人次、同比增長2.27%;旅遊總花費638.42億元、同比增長8.09%。其中海外旅遊者43.39萬人次、同比增長223.40%,旅遊外匯收入2.84億美元、同比增長223.30%。
美麗的風景、獨特的文化、熱情的百姓、便利的服務,讓許多外國遊客流連忘返。
老撾遊客 坎利:我在西雙版納遊玩了三天,每個景點都很漂亮,自然環境保護得很好,回國後我會推薦親戚朋友來中國旅遊。
新加坡遊客 吳俊輝:踏入西雙版納猶如踏入天然的大花園,當地的群眾也非常熱情好客,到處載歌載舞,充滿著濃鬱民族文化。人與自然在這里和諧共生,讓人心里感受到一種寧靜。很高興有機會來到這里,也希望未來能再次重返這片美麗的土地。
(總臺央視記者 宋昨 楊小剛 王溪 西雙版納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