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白天夜晚都精彩 多地文旅創新各展風採

2025-10-09 14:28: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各地文旅創新各展風採,不少地方探索“白天+夜晚”的旅遊模式,展現了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多元路徑。

  廣東韶關:科技+非遺點亮山水 文旅融合多元發展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地的廣東丹霞山,實現了自然奇觀與人文科技的完美融合。《萬古丹霞》大型山水實景光影秀,成為景區夜間的最大亮點。這場以丹霞山5公里山水為舞臺的視覺盛宴,巧妙運用嶺南畫派、粵繡等文化元素,通過燈光、投影等科技手段,在近岸、崖壁、遠山及船上打造出七大場景與28個景觀效果。整場夜遊以廣府文化之源、禪宗哲學和世界遺產文化為主線,通過詩人張九齡等幾位代表性人物故事串聯,為遊客營造出“人在畫中遊”的沉浸體驗。

  遊客 鄧女士:我覺得那個色彩非常震撼,還有就是整個人在畫中遊的感覺。

  遊客 聶女士:感覺那些燈光打在丹霞山的石頭上,石頭質感特別清晰,很漂亮,很有新鮮感。

  除夜間光影秀外,景區白天增設的水上陀螺、水上飛人等項目也廣受歡迎。中秋之夜更創新推出“光影秀+非遺表演”專場,香火龍、炭花舞、水上火壺等非遺項目和民俗表演的融入,讓遊客在領略自然奇觀的同時,多維度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浙江淳安:村民變“演員”白天忙農事夜間展才藝

  而在浙江杭州淳安縣下姜村,這個假期,由72名村民自編自導的生態水景演出成為最大亮點。一葉載著“漁樵耕讀”故事的月亮船,在真實的山水幕布間緩緩駛來,將觀眾帶入詩意的鄉村生活場景。演出將原生態的鄉村生活與聲光電等現代藝術表現手段相結合,同時融入打鐵花、火壺、舞龍等精彩的非遺表演項目。所有節目從編排到演出全部由村民完成。這些白天在田間勞作的村民,晚上化身為舞臺上的演員,不僅通過表演獲得了額外收入,更在文化傳承中找到了新的自我價值。

  楓樹嶺鎮下姜村村民 覃傑芳:給到我們下姜村來玩的遊客帶來多一個節目,我也感覺很開心很自豪,我沒想到我也能在舞臺上,感覺自己在發光一樣。

  豐富夜遊場景的同時,下姜村還依托當地的自然資源和鄉野景觀,推出漂流、攀岩等多種水陸項目,“快體驗 + 慢休閒”的豐富業態和多元體驗,讓遊客感受鄉村的活力與魅力。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係: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舉報/反饋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