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數據帶你看雙節假期交通出行新亮點
8天的國慶中秋假期剛剛過去,交通運輸部今天發布的數據顯示,假期期間,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累計24.33億人次,日均3.04億人次,同比增長6.3%。
自駕出行日均2.4億人次
其中,全國高速公路日均流量超6200萬輛,自駕出行日均2.4億人次,城市群內部跨城串遊成為新熱點。
八天假期,全國高速公路日均流量超6200萬輛,較平日增長約80%。新能源車出行需求旺盛,日均出行量1250萬輛,較平日增長70%,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能力較今年“五一”增長約118%。
交通運輸部表示,自駕出行佔比超八成以上,旅遊出行佔比超三成以上,賞秋遊、博物館遊等大幅增長。火熱的旅遊出行帶動了景區景點、酒店娛樂、特色產品等消費增長,拉動旅遊業經濟發展。從區域分布來看,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重點城市群以及西安、長沙、武漢等熱門的旅遊城市出行相對比較集中。自駕遊、親子遊、小團遊的出行需求比較旺盛。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 高博:今年假期八天,城市群內部跨城串遊成為新熱點。高鐵民航加落地租車的需求激增。根據統計,今年全國各地共投入租賃車輛約一百萬輛,日均每天的租出佔比超過百分之六十。
此外,隨著今年假期前一大批高鐵、高速公路和農村公路的投入使用,“微度假”成為不少人的選擇,以城市為中心,半徑200-300公里內的周邊鄉村成為首選,自駕車程在2-3小時內的精品鄉村遊產品最受歡迎。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 高博:城市近郊遊、鄉村深度遊,給農村地區帶來了“人氣”和“財氣”,帶火了當地的特色產業,促進了農民增收,助力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水上旅客量日均同比增長4.1%
假期中,全國水路客運也迎來出行高峰。據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統計,假期全國水路累計發送旅客1166萬人次,日均146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4.1%。
作為水上出行熱點區域,假期期間,長江幹線客運需求顯著上升。沿線多地如重慶、宜昌、武漢的“兩江遊”“夜遊”等項目持續受到遊客青睞。數據顯示,長江幹線安徽至四川段日均運送旅客超過29萬人次,其中10月4日達到峰值,單日客流突破40萬人次。
郵輪旅遊也在今年假期表現亮眼。在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海洋光譜號”和“愛達·魔都號”均實現滿載運營,8天假期累計出入境旅客達4.3萬人次,帶動郵輪旅遊消費近億元。
為保障郵輪安全高效通行,上海海事局設立國際郵輪海事監管與服務保障專臺,依托智慧係統實時研判航道情況,為郵輪開辟“綠色通道”,並實施海事船舶伴航護航。
吳淞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主任 劉偉:我們郵輪港附近水域是大小船只進出長江、黃浦江的“咽喉要道”,船舶流非常密集,國際郵輪屬于超大型船舶,我們依托智慧海事係統,研判船舶流變化及對郵輪靠離泊的潛在影響,及時開辟“綠色通道”,還有海事巡邏艇護航,保障郵輪安全進出港。
全國鐵路8天發送旅客超1.5億人次
記者今天從國鐵集團獲悉,8天假期,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超1.5億人次,同比增長2.6%。
數據顯示,10月1日至8日,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15395萬人次,日均發送旅客1924萬人次。其中,10月1日全國鐵路發送旅客2313.2萬人次,創鐵路單日旅客發送量歷史新高。記者注意到,8天假期中有6天的旅客發送量超過1800萬人次。
分線路看,這個國慶中秋假期鐵路出行十大熱門區間分別是:沈陽至北京、南寧至廣州、太原至北京、鄭州至北京、貴港至廣州、西安至北京、武漢至深圳、武漢至上海、濟南至北京、武漢至廣州。
應對假期運輸大客流,全國鐵路實行高峰運行圖,日均開行旅客列車約1.3萬列,在客流最高峰日,加開列車數量超過2000列。根據假期首尾客流集中的特點,熱門線路安排開行夜間高鐵和高鐵動臥列車,新增列車的開行時間預計持續到10月10日,確保錯峰出行旅客順利返程。
假期前投入運營的襄荊高鐵、沈白高鐵,在華中和東北地區形成新的高鐵旅遊環線,帶動沿線旅遊客流井噴式增長。同時,廣州、茂名、德陽至喀什;成都西至額濟納等線路安排開行品牌旅遊列車,拓展消費新場景,助力旅遊經濟、銀發經濟發展。
來源堶總臺央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