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在新時代新徵程續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2025-10-25 10:03:00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字號

  10月20日至23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10月24日,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全會最重要的成果,是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權介紹說,全會最重要的成果,是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建議》的起草是在黨中央領導下進行的。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文件起草組組長,親自擘畫、全程指導、把脈定向,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江金權說,“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發展歷程極不尋常、極不平凡。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砥礪前行,經受住世紀疫情嚴重衝擊,有效應對一係列重大風險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制定“十五五”規劃建議,係統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是實現黨的二十大描繪的宏偉藍圖、分階段有步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需要,是有效應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新變化、在激烈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的需要,是適應我國發展階段性要求、深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意義重大。

  他介紹說,《建議》共15個部分、61條,分為三大板塊。第一板塊是總論,主要闡述“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抓好“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第二板塊為分論,分領域部署“十五五”時期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第三板塊主要部署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等任務。

  “全會召開期間,與會同志對《建議》討論熱烈,給予高度評價。普遍認為,《建議》是我們黨歷史上又一個重要綱領性文獻,指導方針科學精準,發展目標清晰明確,任務舉措求真務實,是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又一次總動員、總部署,必將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江金權說。

  《建議》明確了“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和主要目標

  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介紹說,《建議》準確把握我國發展歷史方位,深入分析國際國內形勢,明確了“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和主要目標。

  關于“十五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的總體判斷,韓文秀表示,《建議》指出,我國發展處于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十五五”時期,既要乘勢而上,又要迎難而上,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完整產業體係優勢、豐富人才資源優勢,把各方面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實際效能。

  關于“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韓文秀介紹說,《建議》強調,要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圍繞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他說,《建議》提出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全面從嚴治黨為根本保障,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

  韓文秀說,“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包括七個方面:一是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二是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三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四是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升,五是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六是美麗中國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七是國家安全屏障更加鞏固。

  韓文秀表示,農業農村現代化關係中國式現代化全局和成色,是需要優先補上的最大短板。《建議》強調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建議》將“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擺在戰略任務第一條

  中國經濟靠實體經濟起家,也要靠實體經濟走向未來。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鄭柵潔介紹說,《建議》把“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擺在戰略任務的第一條,部署四方面重點任務,可以從“固本升級、創新育新、擴容提質、強基增效”來把握。

  鄭柵潔說,固本升級,就是要優化提升傳統產業。《建議》提出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升級,將加快推動傳統產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初步估計未來5年會新增10萬億元左右的市場空間。

  創新育新,就是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建議》提出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推動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氫能和核聚變能、腦機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動通信等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擴容提質,就是要促進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建議》提出實施服務業擴能提質行動,提高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融合發展水平等舉措,將加快促進經濟生態重塑優化、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強基增效,就是要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係。《建議》提出加強基礎設施統籌規劃,適度超前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完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係等舉措,將發揮更強支撐保障作用。

  鄭柵潔表示,強大國內市場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依托。《建議》提出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部署三方面重點任務,要把握好“拓展增量、提升效益、暢通循環”這三個關鍵。

  他說,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建議》部署五方面重點任務,可以歸納為“三個注重”:注重優化布局,注重新型城鎮化,注重陸海統籌。

  《建議》對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重要部署

  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陰和俊表示,“十五五”時期,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統籌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提升國家創新體係整體效能,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議》從四方面作出部署。

  一是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完善新型舉國體制,全鏈條推動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決定性突破。突出國家戰略需求,部署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加強基礎研究戰略性、前瞻性、體係化布局。強化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原始創新導向。

  二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統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增強體係化攻關能力。強化科技基礎條件自主保障,完善區域創新體係。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更多國家科技攻關任務。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

  三是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建立健全一體推進的協調機制,強化規劃銜接、政策協同、資源統籌、評價聯動。圍繞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國家戰略需求協同育人,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

  四是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建設開放共享安全的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加快人工智能等數智技術創新,全面實施“人工智能+”行動。

  回答記者提問時,陰和俊說:“我們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部署推進重大科技創新任務,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著力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

  開放是促進改革、推動發展的重要法寶,也是發展自身、造福世界的康莊大道。

  商務部黨組書記、部長王文濤表示,關于“十五五”時期對外開放工作,《建議》從四方面作出重要部署。

  積極擴大自主開放。圍繞擴大經貿“朋友圈”,加快推進區域和雙邊貿易投資協定進程,擴大高標準自貿區網絡。聚焦打造開放高地,搞好各類開放試點試驗。

  推動貿易創新發展。拓展中間品貿易、綠色貿易,完善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有序擴大數字領域開放。

  拓展雙向投資合作空間。要擦亮“投資中國”品牌,落實好“準入又準營”。有效實施對外投資管理,健全海外綜合服務體係,引導產供鏈合理有序跨境布局。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要加強與共建國家戰略對接,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深化貿易、投資、產業、人文務實合作,拓展綠色、數字和人工智能等領域合作。

  “下一步,要把中國大市場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讓中國大市場成為全球創新的應用場;要讓中國大市場成為全球大機遇,讓外資企業願意來、留得住、發展好,共享中國發展新機遇。”王文濤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

  加快建設健康中國、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

  人民健康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雷海潮介紹說,《建議》對衛生健康和人口發展方面作出進一步的謀劃和部署。

  他說,在加快建設健康中國方面,重點部署三方面工作。一是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健全健康促進政策制度體係,提升愛國衛生運動成效,提高人均預期壽命和人民健康水平。二是統籌發展與安全,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和支撐。明確強化公共衛生能力,防控重大傳染病,積極做好慢性病綜合防控,全方位提升急診急救、血液保障和應急能力,加強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服務工作。三是為群眾提供公平可及、係統連續、優質高效的健康服務。明確健全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機制,促進分級診療。

  在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方面,雷海潮介紹說,《建議》重點部署三方面工作。一是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明確倡導積極婚育觀,優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勵政策。二是推動老有所養。健全養老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政策機制。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發展醫養結合服務。三是推動老有所為。穩妥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優化就業、社保等方面年齡限制政策,積極開發老年人力資源,發展銀發經濟。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江金權介紹說,《建議》圍繞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作出了一係列戰略部署:

  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確保上下貫通、執行有力;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完善幹部考核評價機制,調整不勝任現職幹部,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常態化;統籌推進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狠剎各種不正之風,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堅定不移反對腐敗,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係,加強對權力配置、運行的規范和監督。

  “‘十五五’時期,只要我們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正確方向、遵循科學理念、發揚鬥爭精神、把握歷史主動,就一定能夠繼續開創中國式現代化的嶄新局面。”江金權說。(記者齊中熙、魏玉坤)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