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壹視界|習主席的“亞太主張”:開放與創新,一個都不能少

2025-10-30 20:41:00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字號

  跨越太平洋,見證新機遇。

  不久前,一批產自拉美的展品經由“錢凱—上海”海上通道運抵上海,進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布展。2024年,正是在習近平主席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秘魯進行國事訪問期間,中秘共同宣布錢凱港正式開港。這條新時代亞拉陸海新通道,展現了開放聯通、充滿活力的亞太圖景,成為地區共享經濟全球化紅利的生動寫照。

  當地時間2024年11月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利馬,應時任秘魯共和國總統博魯阿爾特邀請,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秘魯進行國事訪問。圖片來源:新華社

  30多年來,亞太地區人均收入翻了兩番還要多,10億人口成功脫貧,地區經濟總量和貿易總額分別佔全球超六成和近一半,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達七成。習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亞太奇跡”背後的原因:亞太的成功源于我們始終致力于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源于我們始終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和開放的區域主義,源于我們始終順應經濟全球化大勢、堅持互利共贏和相互成就。

  當地時間2024年11月16日,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秘魯利馬會議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題為《共擔時代責任共促亞太發展》的重要講話。這是習近平同其他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經濟體領導人、代表合影。圖片來源:新華社

  放眼未來,亞太應繼續擔當經濟全球化的引領者。為攜手創造新的“亞太奇跡”,習近平主席提出中國方案——“我們要守正創新,擦亮開放亞太、包容亞太的金字招牌,打造綠色亞太、數字亞太的新招牌,推動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打造亞太發展的下一個‘黃金三十年’。”

  開放是亞太合作的生命線。日前,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簽署,成為亞太開放合作的又一里程碑。當今世界,各國命運緊密相連,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人間正道。中國將繼續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與全球共享發展機遇。

  2024年11月17日,在秘魯錢凱港拍攝的“秘魯”輪(無人機照片)。圖片來源:新華社

  包容是亞太合作的主旋律。人民日報社國際部和環球時報研究院日前聯合發布的《活力亞太——亞太地區16國民意調查報告》顯示,亞太地區民眾普遍認同亞太經濟體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多數受訪者認為中國發展經驗值得本國借鑒,期待各方攜手共建活力、和諧、繁榮的亞太大家庭。

  創新是亞太發展的引擎。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發展方向,推動世界經濟增長需依靠科技創新。中國與亞太國家積極培育新興產業發展,參與人工智能治理和國際合作。韓國韓中聯合會會長、龍仁大學教授樸勝讚表示,中國科技創新為世界經濟帶來新機遇。

  綠色是亞太發展的鮮明底色。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是建設清潔美麗亞太的應有之義。中國是世界綠色發展的堅定行動派和重要貢獻者,通過先進技術和豐富經驗,為合作夥伴提供了更多綠色發展選擇。

  潮涌亞太,風正帆揚。展望未來,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同亞太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不會變,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的決心不會變。亞太各方攜手前行,必將引領經濟全球化破浪前行,開啟地區繁榮發展新篇章。

  策劃:馬小寧、劉曉鵬、楊學博

  統籌:陳振凱、曹鵬程

  協調:李翔、梁昌傑、宋靜思、李 洋

  文字:張志文、俞懿春、梁 楠

  編輯:王玉琳

  校對:朱利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