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關鍵詞讀懂“十五五”|三個維度看未來五年何以關鍵

2025-10-31 21:01: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北京10月30日消息(記者文峰)“歷史,在特殊的時間節點催人奮進,在不斷地接續奮鬥中續寫新篇。”10月20日至23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全會公報明確指出:“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

  “十五五”為何被稱為關鍵時期?可以從三個維度來理解。

  維度一:“夯實基礎與全面發力”

  《建議》指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個階梯式遞進、不斷發展進步的歷史過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續奮鬥。

  數據顯示,從1952年到2024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679億元增長至134.91萬億元。2012年至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近135萬億元,年均增長6%,接近世界經濟年均增速(3.1%)的兩倍。

  “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總量連續跨越110萬億元、120萬億元、130萬億元,今年預計可達140萬億元左右。更重要的是,我國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從2012年的第34位升至2025年的第10位,成為10多年來創新力提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這意味著,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

  發展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建議》同時明確,要在未來五年鞏固拓展優勢、破除瓶頸制約、補強短板弱項,在激烈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推動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全局的戰略任務取得重大突破,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深專家委員朱民表示,“十五五”規劃建議是新時代以來黨中央制定的第三個五年規劃建議,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建議。最重要的還是要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最關鍵的還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科技、新的產業鏈、國內市場、消費和民生等,這些都是“十五五”時期重大的關鍵領域,必須夯實基礎,全面發力,把高質量發展引入更高層次。

  向現代化進階是量質齊升的過程。夯實基礎與全面發力,既是“十五五”時期的工作目標,也是2035實現基本現代化的重要抓手。

  維度二:“小目標”與“大藍圖”

  在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新聞發布會上,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權表示,制定“十五五”規劃建議,係統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是實現黨的二十大描繪的宏偉藍圖、分階段有步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需要,是有效應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新變化、在激烈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的需要。

  我們的“大藍圖”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的二十大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兩步走”的戰略部署,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十五五”上承“十四五”、下啟“十六五”,是實現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的關鍵節點規劃。

  對標“大藍圖”,“十五五”有清晰的“小目標”。《建議》明確了“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包括七個方面:一是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二是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三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四是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升;五是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六是美麗中國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七是國家安全屏障更加鞏固。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教授黃錕認為,我們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一直到2035年,要用三個“五年規劃”來實現基本現代化這個戰略目標。通過這3個“五年規劃”,最終到2035年,把我國建成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時間上它們是相互銜接的。只有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才能最終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遠景目標錨定方向,五年規劃壓茬推進,年度計劃全力落實,把宏闊戰略拆解成一個個具體可量化的“施工表”“任務書”,這反映了五年“小目標”與百年夢想“大藍圖”之間的關係。

  維度三:“時間軸”與“時間點”

  從歷史時間軸看,現在距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只有10年的時間。

  “十五五”時期是從2026年到2030年。鋪展未來五年的時間軸,我們將迎來多個重大時間節點:2026年是建黨105周年,2027年是建軍100周年,2028年是改革開放50周年,2029年是新中國成立80周年……這些重要時間節點都凸顯著“十五五”時期在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特殊意義。

  “規劃治國,在中國國家治理過程中逐漸生成並制度化,成為一種新型的國家治理范式。”對外經貿大學教授崔凡認為,從歷史時光軸看,新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史,就是一部接續制定和實施五年規劃的歷史,也是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認識上不斷深入、戰略上不斷成熟、實踐上不斷豐富的歷史。從“一五”計劃到“十五五”規劃,一個又一個五年的奮鬥足跡,記錄著不同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也彰顯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獨特優勢。

  “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展望下一個“關鍵五年”,凝心聚力不懈奮鬥,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必將得以續寫,為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注入強勁新動力。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