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小夥托馬斯:“我要把中醫針灸帶回家鄉!”
中新網鄭州11月1日電 題:非洲小夥托馬斯:“我要把中醫針灸帶回家鄉!”
作者 張楠
“我要把針灸帶回家鄉!”1日,在河南鄭州舉辦的2025中國·鄭州“一帶一路”中醫針灸技術交流大會會場外,來自非洲喀麥隆的留學生托馬斯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這位河南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專業的研二學生,與中醫結緣不過一年有余,卻已立下將這門古老東方醫學帶回非洲的志向。

圖為非洲小夥托馬斯。 受訪者供圖
六年多前,托馬斯從喀麥隆飛赴中國廣西求學。在完成制藥工程本科學習後,偶然的親身體驗讓他的人生軌跡轉向中醫。一次足球賽後,他飽受膝蓋傷痛困擾,托馬斯師姐用幾根銀針緩解了他的疼痛。“太神奇了,沒有用藥,疼痛就減輕了。”
起初他難以置信,甚至懷疑針里藏有藥物,幾次治療後,疼痛明顯緩解,好奇與信任油然而生。這個“神奇”的體驗促使他做出重要決定,從零開始學習中醫。盡管與本科專業不符,他仍堅持向老師表達學習意願。最終,他如願進入河南中醫藥大學深造。
在鄭州的學習生活規律而充實,每日晨起練習針灸手法半小時,課余時間幾乎都泡在圖書館啃讀醫書。“導師常對我說‘多多努力’。”托馬斯笑道。
實踐課上,他從最初緊張到手心冒汗,到如今能從容施針,偶爾還會收獲患者“這老外扎得不賴”的稱讚。問及為何選擇針灸而非中藥,他坦言,在喀麥隆中藥使用可能受限,而針灸操作簡便、見效快,更適合推廣。

圖為托馬斯學習施針。 受訪者供圖
如今,托馬斯隨身攜帶針具,以便隨時在必要場合幫助他人。每周有三天時間,他跟隨導師外出見習,積累臨床經驗。通過在社交媒體拍攝視頻,他積極向家鄉親友分享學習過程,收獲了大量支持與期待。
參加此次中醫針灸技術交流大會,是托馬斯首次體驗大型中醫藥文化活動。從受惠于針灸的患者,到傳播針灸文化的學子,托馬斯自豪地說:“只要讓家鄉一兩個人感受到針灸的神奇,他們就會傳播給更多人,時間會證明一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