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從硬聯通到軟聯通 中國—東盟3.0版開啟區域經濟合作新篇章

2025-11-03 16:00: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10月28日,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簽署,全國多地緊跟3.0版新機遇,積極推動數字科技賦能、產供鏈暢通和綠色標準對接。

  加快標準對接 從“硬聯通”到“軟聯通”

  10月28日,經過近5個小時的“空中旅行”,30多噸的椰子和榴蓮從馬來西亞吉隆坡抵達鄭州。鄭州—吉隆坡這條橫貫中國腹地與東南亞門戶的“空中絲路”開通一年來,貨運航班已加密至每天一班,累計運貨近萬噸。

  目前,鄭州機場開通國際地區全貨運航線46條,通達18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

  3.0版不僅聚焦中國和東盟在物流、數字基礎設施等“硬聯通”領域開展互聯互通合作,同時還加強單一窗口、電子提單等“軟聯通”合作,提高係統兼容性,降低企業成本。

  在我國西部甘肅蘭州,商貿公司人員通過“單一窗口”提交申請,僅用不到半天時間便自助打印出一份中國—東盟自貿區原產地證書。憑借這份“黃金通行證”,企業出口花牛蘋果到越南、印度尼西亞時享受減免12%和5%關稅優惠,也就是零關稅進入東南亞市場。

  除了原產地證書互認,議定書還納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相關規定,使雙方企業可以通過“一站式”平臺進行申報並跟蹤通關流程。這將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提高通關效率,優化企業營商環境,為雙方經貿往來注入新活力。

  從“產品出海”向“產業出海”推進

  東盟國家有豐富的原材料資源,我國有完備的工業加工體係,自貿協定3.0版將進一步推動我國與東盟國家產供鏈的深度融合。以橡膠、輪胎這條產業鏈舉例來說,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自東盟進口橡膠同比增長40.7%,出口輪胎等汽車零配件增長了19.8%。

  在全國最大的橡膠進口口岸青島,一批批自緬甸、老撾等東盟國家進口的橡膠原料進入港區周邊的倉庫存儲,待辦結海關手續後,這些橡膠就會走進輪胎生產線。

  橡膠作為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進口以後可廣泛用于輪胎、輸送帶、密封件、橡膠管等工業制品及日常消費品制造,成為我國多條產業鏈的基礎保障。

  有了充足的進口橡膠作原材料支撐,青島及周邊地區形成了完備的橡膠輪胎加工產業集群。在這里,橡膠被加工成各種輪胎,又出口到東盟國家為當地相關產業提供支持。

  近年來,中國-東盟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顯著增強,企業在加快走出去步伐的同時,由“產品出海”向“產業出海”推進,形成全球化的產業布局。

  綠色經濟合作引領區域可持續發展

   綠色經濟是自貿協定3.0版的重要合作領域,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光伏產品等領域的領先技術,為與東盟的產能合作提供了堅實基礎,進一步促進了東盟國家的綠色經濟發展。

  在我國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汽車滾裝碼頭廣州南沙汽車口岸,1483輛國產新能源汽車有序駛入遠洋滾裝船,隨後將啟航前往新加坡,助力當地綠色出行。今年前三季度,南沙海關監管滾裝出口汽車超30萬輛,同比增長55.4%。

  《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首次對綠色經濟、新能源等作出明確定義,雙方確立了綠色貿易、綠色投資、循環經濟等8大優先合作領域,將為打造區域經濟綠色引擎、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在廣東珠海,“滴滴”兩聲係統提示音後,一批鋰電池出口危險貨物包裝使用鑒定證書已經生成,從企業提交申請到出證,全程僅用了20分鐘。

  在進出口過程中,鋰電池屬于危險品,需要持證才能上路。拱北海關推出的進出口危險品檢驗監管“企業分類、風險分級、管理分層”的“三分”改革,推動實現鋰電池在內的危險品監管安全高效。

  自貿協定3.0版首次對“綠色經濟”“新能源”等關鍵概念進行了明確定義,為綠色經濟合作奠定了制度基礎。未來,新能源產品貿易、綠色標注對接和產業深度合作,將為世界綠色轉型貢獻“亞洲智慧”與“亞洲方案”。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