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政府停擺引發“滾雪球效應”,令美國經濟雪上加霜

2025-11-04 21:1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11月4日電 綜合外媒報道,當地時間4日,美國聯邦政府“停擺”進入第35天,這一數字追上了35天的“停擺”最長歷史紀錄。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馬克 讚迪表示:“當前美國經濟本就脆弱,因此像政府‘停擺’這樣的事件,可能會比人們預想的更快演變成更大的危機。”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日前表示,根據聯邦政府“停擺”持續時間的長短,預計今年四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增長率將下降一至兩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停擺”持續4周,美國經濟將損失70億美元。持續6周,損失將上升至110億美元;持續8周,損失則將高達140億美元。

  畢馬威首席經濟學家黛安 斯旺克將“停擺”引發的連鎖反應比作不斷積聚能量的雪球,她表示:“這就像雪球滾下山,勢頭和規模會越來越大。”

  據報道,受財務與政策不確定性影響,雇主紛紛推遲投資和人員招聘決策;與此同時,部分企業已開始測試人工智能與自動化技術,導致大規模裁員。

  讚迪指出:“實際上,我們根本沒有創造有實際意義的就業崗位。”由于就業市場本就疲軟,目前少量新增就業崗位的勞動者,未來可能實際失業。若政府扶持體係弱化、聯邦工作人員無法按時領到薪水、民眾消費減少,企業可能會開始裁員或直接倒閉。

  2025年11月1日,美國41個州及波多黎各的超6.5萬名兒童及其家庭,面臨失去“開端計劃”(Head Start)項目服務的風險。該項目的臨時“停擺”將加重低收入家庭的經濟負擔,並直接導致兒童托管服務中斷——而這一因素同時將影響勞動參與率,對女性勞動力的影響尤其顯著。

  經濟學家警告,延遲或取消的支出、招聘、旅行活動,甚至節日購物消費,未來都可能無法恢復。會計與咨詢公司RSM首席經濟學家喬 布魯蘇埃拉斯表示:“這並非簡單的經濟活動延遲或推後,而是會造成部分經濟活動徹底消失。”

  讚迪補充稱,當市場信心開始破裂時,整體經濟將進入關鍵臨界點。他解釋道:“當這種信心危機真正擴散並影響到整體經濟時,首當其衝的是市場信心——消費者信心、企業信心、投資者信心都會受影響。股市會有所反應,不再持續上漲,而是開始震蕩下跌。” 他還警告,若“停擺”持續到感恩節之後,“經濟將難以快速恢復”。

  數百萬依賴聯邦援助項目(包括“補充營養援助計劃”)的美國人,正面臨越來越大的不確定性。對于許多本就受通脹困擾的家庭來說,政府援助的任何延遲都可能加劇困境。

  讚迪表示,大多數美國人“並不會因為人工智能相關股票飆升而感到安慰,他們更關心能否按時償還信用卡賬單或學生貸款月供”。

  斯旺克稱:“對于本就顯露裂痕的美國經濟而言,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她補充道,“中低收入家庭正深陷困境,而貧富差距不僅會加劇政治分歧,還可能引發政治反彈。因此,當前局面只會讓我們本就不安的處境更加糟糕。”

  “我們本就已經面臨各種困境了,而此次政府‘停擺’卻是人為制造的問題,太艱難了。” 斯旺克說道。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