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勢穩、韌性強——解讀前10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數據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 題:態勢穩、韌性強——解讀前10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數據
新華社記者鄒多為、丁樂
面對外部衝擊,我國外貿展現強大韌性。海關總署11月7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7.31萬億元,同比增長3.6%,其中,10月單月進出口總值3.7萬億元,增長0.1%。
總體來看,累計增速雖較前9個月微幅回落0.4個百分點,但月度進出口連續9個月保持增長,印證了我國外貿平穩增長態勢沒有變。
“成績來之不易。”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莊芮分析說,今年以來,我國外貿態勢穩、韌性強取決于供需兩個方面:從供給端看,當前我國正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隨著制造業新動能新優勢積厚成勢,新技術新產品競相涌現,創新水平的提升激發了外貿增長潛能。
從需求端看,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對于來自不同國家的特色商品和優質產品的需求持續旺盛,特別是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深入推進,為我國出口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助力更多全球企業共享中國大市場。
外貿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出口新動能增勢良好。據海關統計,前10個月,我國出口機電產品13.43萬億元,同比增長8.7%,拉動我國整體出口增長5.2個百分點。其中,“新三樣”產品、鐵道電力機車、風力發電機組等綠色產品出口增速都達到兩位數。向新、向智、向綠等新動能不斷涌現,持續推動我國外貿提質增效。
近日,慈溪市富運電器有限公司取暖器生產線全速運轉,智能化設備高效協作,工人們忙著檢測、包裝、裝櫃,不久後,這批取暖“神器”即將跨海遠航,為歐洲、北美等地的寒冬送去“中國暖意”。
“今年訂單來得特別早,量也特別大。”車間負責人指著繁忙的生產線說,“我們現在是三班倒,24小時不停機,還是趕不及。”據寧波海關所屬慈溪海關統計,今年前8個月,慈溪市取暖器出口總額達到23.2億元,其中出口歐盟9.9億元,同比增長13.1%。
憑借雄厚的制造業基礎和完整的產業體係,越來越多的中國制造不斷開拓新興市場,貿易夥伴更趨多元化。
數據顯示,前10個月,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19.28萬億元,增長5.9%。其中,東盟繼續保持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對東盟進出口同比增長9.1%,對亞太經合組織(APEC)其他經濟體進出口增長1.5%。此外,我國自拉美、非洲和中亞國家進口分別增長1%、5.2%和23.7%。
新業態新模式的加速培育,成為拉動外貿增長的重要力量。眼下“雙11”電商促銷開啟,國內電商企業紛紛搶抓“出海”機遇。
7日,廣州花都跨境電商監管中心內,一輛輛滿載服裝、箱包等跨境電商貨物的貨櫃車整裝待發。經廣州海關所屬花都海關關員監管後,來自拼多多、抖音、阿里巴巴等多個電商平臺共計超1萬票的跨境電商出口貨物順利放行,將以最快速度送達海外消費者手中。
作為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趨勢,跨境電商憑借線上交易、非接觸式交貨、交易鏈條短等優勢,日益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據海關總署初步測算,前三季度,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約2.06萬億元,同比增長6.4%。
眼下,外貿新動能繼續加快集聚。“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推動市場多元化和內外貿一體化”“優化升級貨物貿易”;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前不久正式簽署;商務部印發綠色貿易領域首個專項政策文件《關于拓展綠色貿易的實施意見》;國家外匯管理局出臺新政進一步促進跨境貿易收支便利化……莊芮表示,這些都將大力推動貿易創新和國際合作,為下一階段外貿穩定發展提供支撐。(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