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貨物的“長三角旅程”
近日,浙江寧波一家專注跨境電商智能化服務的企業負責人吳先生,目送著一批剛下生產線的產品被打包、裝箱,準備發往海外。
這單普通的跨境電商貨物,即將開啟它的長三角周轉旅程,而這段旅程,正因區域一體化的深入推進,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加速度。
“就在幾年前,這樣一單貨的旅程還充滿波折。”吳先生回憶道。“我們不是在辦事,就是在辦事的路上。”各城市間和部門間標準不一、信息不共享,導致同一批貨物需要在不同城市重復申報,單證準備繁瑣冗長,一單貨物“走出去”往往需要好幾天。

浙江某跨境電商倉內,工人把商品分揀、打包、發貨。
變化始于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深入實施。如今,這單智能家居產品的旅程已大不相同。
依托長三角跨區域通關、物流、金融結算等協同機制,企業在寧波、上海、杭州、蘇州等地的資源配置成本明顯降低。
“以前做跨境電商,通關、結算、物流都要各自跑,現在整個流程更加順暢。”吳先生感嘆到。
這段旅程變遷的背後,是長三角地區打破行政區劃壁壘的持續努力。各地區之間建立的通關協同、物流協同、金融結算協同等機制,讓資源要素在區域內的流動效率顯著提升。
拿海關協同來說,長三角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持續推進,海關部門創新“聯動接卸”監管模式,以實現港口一體化作業,提高通關和物流效率。
如今,長三角地區物流互聯互通、共建共享,三省一市企業“家門口”的出海通道也越來越寬。類似吳先生這樣實實在在感受到長三角一體化給企業發展帶來便利的例子,還會有很多。
浙江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接受三里河採訪表示,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長三角內部不斷提高政策協同,要素在更大范圍暢通流動。當前,區域內政務數據共享取得突破,三省一市聯合制定《電子證照共享應用規范》,明確了跨省電子證照的流程、接口和應用場景,已有四十余類高頻證照實現跨省互認。在產業領域,通過兼容標準和可信技術架構實現供應鏈、物流、信用等數據的協同共享,為數字貿易提供新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家層面,國家發展改革委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出臺多項舉措支持推進長三角高水平協同開放。如,不久前正式發布示范區第六批4項制度創新經驗,聚焦跨省域醫療協作、能源互聯互通、綠色服務認證及聯合招商等領域,以“軟建設”破解區域協同難題,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這些都為外貿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區域協同政策起到了關鍵作用。”吳先生補充道,“特別是寧波與上海自貿區的政策聯動,讓我們在品牌出海、數字營銷等領域有了更多試點機會。”
這單貨物的旅程還在繼續。
依托寧波制造業基礎和港口優勢,結合長三角各地的創新資源,企業正構建起“制造+品牌+跨境”的新格局。越來越多的產品通過這個高效網絡走向全球,而數字貿易、供應鏈金融等創新模式,更為企業全球化運營提供了強勁支撐。
從寧波工廠到海外消費者手中,這單貨物的長三角旅程已成為區域協同發展的生動縮影。
隨著長三角高層次協同開放不斷深入,區域協同的加速度正讓更多企業在全球貿易新賽道上跑得更穩、更遠。
(“三里河”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