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全”時刻堶大灣區寶“藏(c芍ng)”運動場在哪里?
在地鐵里揮拍,在車水馬龍的大橋底下玩滑板……誰說揮灑汗水一定要舍近求遠,在大灣區,或許在你下班的路上轉角就可以“偶遇”。
第十五屆全運會在粵港澳三地掀起了一陣全民運動熱潮,而觸手可及的寶藏健身場所就“藏”身在城市的邊邊角角,嵌入到每一處可利用的鬧市縫隙中。
城市“嵌入”健身場所
設計藏有“巧思”
寸土寸金的大灣區,城市空間在“健身房”設計里加入了不少的“巧思”,無論是地鐵站里“深藏不露”的匹克球場,還是在車水馬龍的天橋下建起“熱血籃球場”,主打讓每一處閒置空間都被極致利用,出門就進“健身圈”。

觀念一變天地寬,除了“見縫插針”的空間活化,閒置用地同樣有機會上演“變身記”。在廣州荔灣,老廠房褪去工業舊貌,搖身一變成了集羽毛球、網球于一體的潮流運動地,年輕人下班就能隨時開打,精打細算的大灣區人在運動上自有巧思與創新。
“近”享樂趣
全民運動如何“觸手可及”?

而全齡段、全時段的貼心設計,更讓這些“寶藏健身房”圈粉無數。老城區社區雖“老”,但智慧健身的適老化裝備與潮流器械卻“老少皆宜”;智慧跑道亮起的夜燈、高照燈也讓晨練的老人和夜跑的年輕人都能找到專屬的運動場景。
廣州市社科院城市治理研究所副所長孫佔卿說,在加強城市更新微改造過程中,對復合空間的拓展和改造,提高供應量和多元功能,加強體育活動和市民生活的融合。

在這里,運動不是奢侈的選擇,而是觸手可及的生活方式,“近”享運動樂趣,這正是大灣區最動人的“活力密碼”——把有限空間變成無限可能,讓每一個人都能在運動中擁抱健康與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