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發展的中國,世界的機遇和信心
(一)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是解碼中國式現代化的一把鑰匙。
11月10日,第八屆進博會在上海閉幕。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的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本屆834.9億美元的按年計意向成交額、138個國家和地區的4108家企業參展的成績,均刷新歷史紀錄。
11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指出:“黨中央決定,今年12月18日海南自由貿易港正式啟動全島封關,這是我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標志性舉措。”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通過高水平對外開放為世界注入確定性與穩定性,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
今天,再次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在首屆進博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共建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更加深刻感悟到思想的力量。
“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中國著眼于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
“中國將抓緊研究提出海南分步驟、分階段建設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係,加快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進程。這是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將帶動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
重溫這些重要論述,緊密聯係進博會與自貿港“兩個重大舉措”的8年實踐探索,我們更加真切感受到黨中央擴大對外開放布局落子的戰略遠見——
累計成交超5000億美元,成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進博會越辦越好、常辦常新;
從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構想的“重大舉措”,到即將正式啟動全島封關的“標志性舉措”,再到致力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自貿港建設在新時代改革開放進程中步履堅實。
“在這麼大范圍實施封關運作,全世界都沒有現成經驗。”思想如燈塔照亮前路,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不能邯鄲學步,不可任意妄為,不可起浮躁之心。海南自由貿易港是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充分彰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的改革開放之路,一步步走到了這里。”如果說開放是中國的一種世界觀,那麼中國創造了什麼,又給世界帶來了什麼?
雙向奔赴、共同發展,世界見證超大規模市場釋放的“中國潛力”、高質量發展蘊含的“中國動力”、“中國之治”形成的“中國磁吸力”。
(二)
“中國潛力”在于我們做強消費這個主引擎,強化超大規模市場成長性,讓中國大市場不僅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依托,更成為世界大機遇,為全球發展創造了新的空間。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和進口市場,是唯一舉辦國家級國際進口博覽會、持續向全世界開放市場的發展中國家,市場空間大、成長預期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闡述,揭示了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世界價值所在。
從“拖六個行李箱”到“運一個集裝箱”,進博會“回頭客”秘魯庫斯科的食品公司IncaSur“加速前行”。首席執行官阿曼達·加列戈斯坦言,中國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健康飲食,秘魯錢凱港直達上海的新航線又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把產品賣到中國是趨勢,也越來越便利。
“市場空間大”,大在人口規模,更在消費結構升級。14億多人口、每年近50萬億元的消費、逾20萬億元的進口……隨著中國中等收入群體不斷擴容、青年消費群體迅速崛起,高質量供給和高品質需求之間良性互動,推動社會總需求持續升級,讓國內大循環更有動力。
中國是履行減排承諾意志最堅決、行動最有力、落實最有效的國家。“綠色低碳、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這些發展理念已在中國深入人心,這讓我們的綠色低碳技術有了廣闊應用場景。”進博會8屆“全勤生”江森自控亞太區總裁朗智文說。
海南自貿港明確養老、醫療、職業教育等服務業領域為鼓勵吸引利用外資領域。近5年,海南新設外商投資企業8000多家,年均增長43.7%。
“成長預期好”,好在堅持投資于物和投資于人緊密結合,把人口高質量發展同人民高品質生活統籌推進,中國市場迸發出了無窮的創造力、生產力、消費力。
中國堅持“做更好的自己,同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托馬斯·薩金特表示:“中國的經驗實際上已經告訴世界,只有開放,才能幫助建立一個穩定、可預期的新秩序,讓所有人能夠受益。”
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
(三)
“中國動力”在于我們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實體經濟為根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不僅為向前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更為世界經濟注入了強勁動能。
“中國積極發展未來產業、壯大新興產業、升級傳統產業,創新勢能正持續轉化為經濟動能。中國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加快發展,人工智能、量子技術、人形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不斷取得新突破,成為全球新技術的‘推廣場’、‘應用場’。事實證明,誰站穩了中國市場,誰就能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佔據先機。”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闡述,揭示了為什麼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2023年第六屆進博會,海南代表團到西門子能源展位參觀,並就建設海南“零碳島”的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次年9月,西門子能源海南創新中心在洋浦揭牌;第七屆進博會,西門子能源與國家能源集團海南公司等合作簽約,共同推動海南海上風電制綠氫綠醇,助力綠色能源產業發展。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1708.4億元。今天,中國擁有更多創新場景、更低創新成本和更高創新收益,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研發人員隊伍、數量最多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全球創新指數排名躍升至第十位。
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讓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中國不僅有強勁的新動能支撐自身發展,更成為全球創新的重要舞臺。
“中國是一片創新的沃土,蓬勃的市場為創新的轉化營造了優沃的土壤,良好的營商環境為創新提供了政策利好,而優秀的人才為創新注入了澎湃動能。”拜耳中國及東北亞區傳播副總裁張蕾認為。
從“世界工廠”到“創新策源地”,從“買賣全球”到“賦能全球”,中國成為全球創新的戰略市場和重要的增長引擎。
向“新”而行,未來可期。
(四)
“中國磁吸力”在于我們長期保持政局穩定、社會安定,打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政策環境,積極營造一流營商環境,使“中國之治”成為重要的國家軟實力,讓世界看到了信心、希望和未來。
“中國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促進各類所有制企業公平競爭、競相發展”“中國是全球公認最安全的國家之一,已對全球76個國家實行單方面免簽或全面互免簽證”。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闡述,揭示了開放發展的中國富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去年進博會期間,來自奧地利的攀時集團“加碼”上海臨港產業區,三期工廠今年5月初開始施工;今年10月,上海海關開通“進博直通車”,從位于黃浦區的東浩蘭生保稅倉到進博場館,最快只需35分鐘。從中,世人看到中國營商環境之優。
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見證“一張藍圖繪到底”,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詮釋“堅持全國一盤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既確保了宏觀政策的穩定性、持續性,又推動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好”的經濟秩序。從中,世人看到中國政策環境之好。
“作為女性,我即使深夜獨自下樓買宵夜都感覺很安全”,這是外國人士在華的真切感受。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高效能治理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平安中國成為亮麗名片。從中,世人看到中國社會環境之穩。
“過去我們的開放是‘跟跑’,現在我們的開放是要‘領跑’,這是更高水平的開放。”一個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中國,必將為世界注入更多確定性和正能量。
中國的信心,正在成為世界的信心;中國的未來,深刻形塑世界的未來。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14日 01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