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學者呼吁共同傳承推廣民間藝術

2007年09月24日 12:40 來源: 字號:       轉發 打印

  新華網廈門9月23日電(記者孟昭麗 姬少亭)23日,在此間舉行的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學術論壇上,兩岸學者就民間藝術的記錄保存、傳習推廣、文化創意和保護規劃等話題進行座談,呼吁兩岸共同傳承推廣民間藝術。

  廈門市文化館館長梁玉文說:“臺灣傳統藝術中心確定一月為‘雜技’月,二月為‘春節’月,三月為‘民俗藝術’月,四月為‘說唱藝術月’……這種有規劃地傳承民間藝術的做法,給我們很大啟發。臺灣保護民間藝術起步早,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

  “傳統技藝在大陸的生存環境要比臺灣好,像漆線雕技術在大陸已經從早年‘妝佛’的一道裝飾工序,發展到今天獨立的一個工藝美術品種,我特地來大陸學習。”臺灣民俗藝術學者莊伯和說。

  福建省藝術研究院院長王評章說:“目前大陸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還停留在僅僅給個榮譽的階段,聽說臺灣有傳統藝術獎,很想聽聽臺灣在這方面是怎麼做的。”

  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所長江邵瑩說,臺灣曾經設立過傳統藝術宣傳獎,對戲曲、音樂、舞蹈和雜技領域里的符合一定標準的藝師給予一定的獎勵,但後來沒有推行下去。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係主任吳榮順說,就如何傳承文化這個問題,臺灣也在摸索之中。

  臺灣傳統藝術中心副主任方芷絮說,民間藝術是否能傳承下來,與其可展示的文化舞臺空間大小有十分重要的關係。大陸近年來十分重視民間藝術,在這里有更多的人去關注民間藝術,傳承創新推廣民間藝術。兩岸應加強交流,共同分享保護民間藝術的經驗,共同來推廣民間藝術。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楊雲濤 ]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